据法制晚报报道,针对网络征集签名“告别中医” 科技部有关课题研究组回应:坚决反对“告别” 反而应加强保护和普及———
21日上午,科技部中医药课题研究组对网络上“取消中医”这一争论的热门话题作出回应,认为这一“可笑”事件向有关部门敲响了警钟:对中医文化进行普及和保护刻不容缓。
该研究组成员、国家科技部信息中心研究员贾谦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
他表示,坚决反对取消中医药文化。中国严重缺乏对中医文化的普及和保护,是导致部分文人对中医提出质疑的根本原因。贾谦向记者提供了一份关于促进中医药科研教育体系建设与发展研究的总报告,报告中指出:“中医发展走入了误区”。
中医课时严重不足
违背中医教学特点
报告中举例:某中医药大学2004年制定的五年本科教学计划中的中医学专业,中医课时仅占33.86%,西医课时却占到39.98%,英语、计算机等公共课程占26.67%。而且,后两者比例还有逐年增加之势。
四川省副省长刘晓峰曾指出,“很多中医药大学的学生,不愿意背‘汤头’、读经典,毕业后开处方有错别字,诊病依靠现代检测手段,而对中医传统的望、闻、问、切没有真正掌握。为什么有这种现象?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中医高等院校采取了西医高等院校的教育方式,而失去了中医教育的特点,违背了中医成才的规律。”
中医院校数量
比西医少太多
2003年全国医药高等院校共136所。其中高等西医院校104所、中医院校32所,两类院校之比为3:1,中医院校的规模均小得多,教学条件、环境及经费投入均与现代医学院校相距甚远。
中医曾经靠师徒传承和自学尚能培养出80万中医,今天32所中医院校只能培养出27万(2004年)中医。不能不认为这是50多年来我国卫生部门不发展中医、只发展西医造成的。
报告还提出了中医药在经济学、生态学、预防学、防治重大疾病和传染病等方面的优势。值得一提的是,SARS就是一例成功的中医治疗典型。
事件回放
是否告别中医中药
正反观点大闹网络
10月以来,中医突然成了各大网站热门话题。有人撰文称,中国应该“告别中医中药”,让西医成为中国医疗唯一的主流,并且征集签名,期望政府彻底停止中医中药的研究。
提出这一话题的张功耀,现供职于中南大学科技与社会研究所,在2000年以前,医学不在其研究范围。从今年4月以来,张功耀陆续发表《告别中医中药》、《“中医科学化”失败的原因分析》等文章。对此有人追捧有人反对。
权威回复
卫生部门回应
中医药是国粹
10月10日,卫生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作出回应:坚决反对取消中医的言论和做法。
卫生部新闻发言人表示,中医药是我们的国粹,也是我国医药卫生领域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的优势和特色。在历史上,中医药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和健康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如果有这样的签名行为,那是对历史的无知,也是对现实生活中中医药所发挥的重要作用的无知和抹杀。
|
1、本网部分资讯为网上搜集转载,为网友学习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业用途,且均尽最大努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第一时间与本网站联系,联系邮箱:tignet@vip.163.com 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妥当处理。对于本网转载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虎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