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循环报道,研究结果提示,测定血浆vonWillebrand因子(VWF)水平有助于临床医生识别血管事件的高危房颤(AF)患者。GregoryLip(英国伯明翰城市医院)及其合作者认为,发表在《Stroke》杂志上的这项研究可能有助于医生作出有关这一人群坚持血栓预防的决定。
该研究组解释说,VWF是内皮受损和功能障碍的指标,VWF水平升高与AF患者发生卒中和血栓栓塞的危险升高密切相关。为了进一步调查这一问题,他们测定了994例AF患者的VWF水平,应用伯明翰和CHADS2危险分层系统将受试者发生卒中或血管事件的危险分别为低危、中危和高危。考虑的预后因素包括年龄、血管事件病史、高血压、糖尿病和心力衰竭。
对结果的分析显示,VWF水平升高(158IU/dl或以上)提高了伯明翰和CHADS2危险分层方法预测缺血性卒中和血管事件(心肌梗死、缺血性卒中或血管性死亡)的准确性。另外,Birmingham方法与血浆VWF浓度升高结合起来可独立而明显地升高血管事件的危险,危险比为2.05。如果CHADS2方法与血浆VWF浓度升高结合起来,则其危险比为2.01。然而,如果与以上两种方法分别结合起来,则VWF水平升高未能明显预测缺血性卒中的危险。
Lip等总结说:“我们对994例AF受试者应用了明确的危险分层方法。第一次有结果显示,加用另一种危险因素生物指标——血浆VWF水平可能有助于确定卒中和血管事件的临床危险分层。”他们提示说,“针对加用或与血浆血栓前指标结合的更大规模AF患者的前瞻性研究可能有助于对这些患者进行更确切的临床危险分层”。
|
1、本网部分资讯为网上搜集转载,为网友学习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业用途,且均尽最大努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第一时间与本网站联系,联系邮箱:tignet@vip.163.com 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妥当处理。对于本网转载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虎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