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服用的主要药物他巴唑(甲巯咪唑)基本已经停产了。我手上还有一些存货,吃完就不知道怎么办了。”甲亢患者郭女士近日告诉记者。 郭女士说,治疗甲亢的药物主要有两种,他巴唑和丙硫氧嘧啶,这两种药有进口的也有国产的。甲亢患者一般都使用他巴唑,因为丙硫氧嘧啶副作用比较大。 记者了解到,他巴唑是进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治疗甲亢的基本药。国产他巴唑的零售价是1.8元/瓶,每瓶100片,因价格低廉受到患者的欢迎。 但也正是由于这样低廉的价格,很多生产商出于利润等方面的考虑,停止生产。也因此,甲亢患者之间出现了相互借药的现象,甚至有患者通过网上高价购药以解燃眉之急。 2008年以来,国家为了改革药价虚高等状况,推出了基本药物制度,对进入基本药物目录的药品(下简称基药)价格进行控制。但是近年来,如他巴唑一样进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不少药物,由于价格过低等原因,遭遇药厂停止生产的现实,甚至有一些基药出现了“中标死”的状况,从而导致患者不仅无法享受到基本药物制度带来的福利,反而要花更高价钱购买类似功效的药品。 一药难求:廉价药被爆炒 记者询问了北京多家药房,得到的回复均是目前没有他巴唑。在这种情况下,原本1.8元/瓶的廉价药价格被迅速推高,不少药品推销员借此机会发了一笔横财。 郭女士告诉记者:“在我们患者交流群里有很多药品推销员,原本不到2元/瓶的国产他巴唑现在已经卖到30元/瓶,其替代药物进口药赛治(甲巯咪唑)的价格也从30元/盒被抬到了80元/盒。这些药大多是推销员以前的存货。” 而在淘宝网上,记者发现他巴唑每瓶售价从30元至80元都有,且不少药品都是快过期的。 江苏省徐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王锋最近也很头疼:“每天都有很多甲亢病人问我药吃完了怎么办。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他巴唑和赛治目前医院已经没有库存了,药剂科也进不来货。” 王锋告诉记者:“好在还有丙硫氧嘧啶可以替代,但与他巴唑相比,这种药对肝脏的损伤可能会大一些。即便如此,这两天国产的丙硫氧嘧啶也出现了断货的情况,患者不得不用进口药。” 王锋坦言,进口和国产甲亢药的治疗效果差不多,但价格相差很大。 此前基药心脏外科手术必需药“鱼精蛋白注射液”、乙型血友病唯一救治药“九因子”也曾出现全国性缺货,还有很多价格便宜实惠的药品市场上已经买不到了,取而代之的是价格高得多的进口药。 7月3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在新浪微博上称:“国家卫计委近期会同国家食药监总局、国家发改委等相关单位研究解决甲巯咪唑短缺问题,决定由北京药监局牵头落实原料供应与生产,预计10日内可向国内市场供应1800万片(5mg),20日内供应6000万片以缓解临床供需矛盾。” 药企:生产廉价药亏损 对于需求量如此之大的他巴唑,药厂为何选择停产? 北京市燕京药业有限公司的知情人士告诉记者:“我们是目前国内唯一生产他巴唑的药厂,很多药厂早就停产了。” 该知情人士表示,很多药厂之所以停产,是因为原材料成本、员工的工资都在涨,1.8元/瓶的零售价格明显是不合理的。 “尤其是原材料目前也出现了短缺。以前他巴唑的原材料是药厂自己生产的,但由于环保压力,目前我们被迫停产原材料,导致原材料的价格也随之上涨,现在卖一瓶就亏一瓶。”上述知情人士说。 北京燕京制药公司行政部负责人杨女士告诉记者:“公司目前通过和药监局、发改委的领导协商落实了原料问题,零售价格也涨到了4元/瓶,即便如此也只能勉强保本。我认为8元/瓶是目前比较合理的价格。” 记者还从北京燕京制药公司销售部了解到,近日1600万片他巴唑确已完成生产,预计月底前能有6000万片他巴唑投放市场。但与我国超过1000万的甲亢患者相比,这样的投放数量并不能解决问题。 而在这样的成本和价格现状下,面对如此高的药品需求,即便是国家此次通过行政手段让部分药厂恢复了生产,但长远来看这似乎并不能解决问题。
|
1、本网部分资讯为网上搜集转载,为网友学习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业用途,且均尽最大努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第一时间与本网站联系,联系邮箱:tignet@vip.163.com 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妥当处理。对于本网转载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虎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