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锁定75个品种 2013年度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品种和方法研究承担单位敲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7月15日在官网上发布《CFDA关于开展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工作的通知》明定,本年度遵从《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工作方案》确定的原则,36家药品检验机构将建立与国外被仿制药生产企业及国内药品生产企业的沟通渠道,收集市售样品,以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为目标,做好评价方法的研究。据悉,有75个品种被列为第一梯队。按要求,盐酸氨溴索片、头孢呋辛酯片、辛伐他汀片、盐酸特拉唑嗪片等16个品种为2012年试点品种,评价方法于7月31日前报送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其余的头孢克肟胶囊、拉米夫定片、盐酸二甲双胍片、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等59个品种9月30日前报送。这意味着如火如荼的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工作进入实操阶段。 技术“拐点” 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工作全面启动,凡是2007年10月1日前批准的仿制药将分批实施,并将加速开展基药品种质量一致性评价方法和标准的制定。为促进这项工作,CFDA强调规定时间内未通过一致性评价的品种将暂停生产;药品批文有效期届满时仍未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不予再注册并注销批文。看得出来,固体制剂是一个国家制药水平最核心的代表。开展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目的就是要促进企业深入研究,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教授蒋学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一个具体药物品种的评价,应伴随其发现到应用的全过程,而且评价工作涉及众多学科,其评价指标与方法因受科学技术发展水平限制,也需要不断完善。因此,做一致性评价工作不能期待它解决所有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问题,毕竟质量的提高是无止境的。“我认为,良好的管理措施是调动企业积极性的基础,而一致性评价工作就是要使企业对自身产品的质量追求成为一个主动行为,这有利于撬动整个制剂业和相关产业的全面提升。”蒋学华认为。 药企确实是开展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的主体。国内某药企研发中心负责人简晓娜坦言,这次涉及她们公司的就有13个品种,公司正在积极开展一致性评价工作。“不过,在技术上很多药企都遇到了一些共性的困惑。”简晓娜分析道,如在她们最近的研究中发现,原研厂家的4条溶出曲线并未重现。她建议,设置恰当的检测条件是建立标准曲线的基础,必要时应当放宽检测条件(如提高转速等方式)让原研制剂的4条曲线重现。
|
1、本网部分资讯为网上搜集转载,为网友学习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业用途,且均尽最大努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第一时间与本网站联系,联系邮箱:tignet@vip.163.com 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妥当处理。对于本网转载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虎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