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建漳州医疗购销领域腐败窝案受到全国关注。据相关媒体透露,成本不足1元的注射液,售价超10倍;采购要过多道关,药价的50%竟然都是“公关费”。 为了杜绝医疗系统药品的高价销售,我国多地推行药品零差价政策。 在福建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上,该省副省长李红透露,下半年福建省50%以上县级公立医院实行药品零差率,而省属公立医院,将从明年一季度起开始实施药品零差率改革,药价有望降10%至15%,以破解“以药养医”。记者了解到,药品零差率改革已在福建26个县(市、区)42所公立医院实施。厦门市从今年3月1日起,实施药品零差率,预计全年可减少药费支出超过1.44亿元。 然而,事实上,针对零差价政策,部分医院给医生暗下开药的控制“指标”,另外还建议医生多开各种检查费用,完成药占比的任务量。另一方面,患者也有诸多不便,多开药必须一次多开几张卡(相当于挂号)。 医院暗控开药“指标” 早在2011年,厦门市将15%的药品加成降为10%,今年3月1日起,厦门11家市属、区属公立医院以及6家区妇幼保健院开始彻底取消药品10%的加成,预计全年可减少药费支出超过1.44亿元。 对于医院取消药品加成实行零差率销售而减少的收入,其中的10%由财政给予补偿;8%由公立医院通过加强管理、控制成本予以消化;82%通过调整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门急诊诊察费、住院诊察费或中医辨证论治费价格给予补偿。 不过,该项政策却遭到了业内人士的诸多质疑。 厦门某医院某科室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自厦门实施零差率以来,医院的药价比市场上的零售价格要低很多,导致不少患者集中到医院来开药,节省差价。但由于医院取消了药品加成,门诊药房的所有支出,包括物流、人员等都必须依靠其他方面进行补贴。虽然政府承诺了10%的财政补贴,但是财政补贴的金额是有限度地分配到各家医院,补贴有限额,医院在开药上的支出大大增加。 “为了控制成本,医院明确了给每个病人开药的占比(俗称“药占比”),我们科室是42%,也就是说一个病人花100元,只能给他开42元的药品。”该负责人表示。 此外,据了解,虽然目前医院的诊察费是在原先挂号费的基础上增加了7元,但相对医院取消药品差价而增加的支出而言,增加的这7元远远不够。对此,医院给医生暗下开药的控制“指标”,另外还建议医生多开各种检查费用,完成药占比在42%的任务量。 该负责人进一步表示,出于对病患的考虑,一些医生没有控制好药占比,后果就是医生自己为多开的药品埋单,“有的科室看的都是慢性病症,没办法开那么多检查项目,加上一些病人又是从外地来,不可能不给对方开药,有的医生一个月就要被扣1000多元。” 业内称医院药占比平均约35% 针对上述情况,记者随后致电该医院办公室确认,其工作人员表示,医生是按照病人病情酌情诊治,医院一直以来都执行不开“大处方”、“急三慢七”的相关规定,并未正面回应是否存在药占比控制问题。 不过业内人士却告诉记者药占比一直都是行业“潜规则”。 该医院另一科室的负责人陈秋(化名)表示,虽然没有明确文件规定,但是医院在会议部署的时候一直都有这样的要求,此前并没有控制得那么严格,由于药品零差率推行之后,出于成本控制考虑,医院迫不得已将严控药占比作为重要工作来抓,不仅落实到各个科室,还落实到具体个人,并且还推出了惩罚措施。
|
1、本网部分资讯为网上搜集转载,为网友学习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业用途,且均尽最大努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第一时间与本网站联系,联系邮箱:tignet@vip.163.com 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妥当处理。对于本网转载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虎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