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华东新闻报道,上海崇明县堡镇70岁的王老伯被市区一家大医院确诊为肺癌,但排了半个月队还住不进医院。家属将他转入了当地仁济崇明分院,结果当天看病,当天住院,当天接受化疗,现在老人胸积水已得到控制。王老伯说,仁济崇明分院医生的医术、态度都很好,硬件设施也与市区大医院没多少差别。
崇明岛是上海离市中心最远的郊县。过去,崇明群众看病难:凌晨3时就要起床摆渡过江,赶到市区大医院排队挂号,常常到了中午“还没方向”,下午看完病便急匆匆赶回家的末班船,不然就得在市区住一夜。自从2004年仁济医院托管崇明中心医院后,不仅市中心大医院的专家定期上岛送诊,分院的综合服务质量也在城调大队全市医疗系统调查中名列第一。
为让郊区居民在家门口享受到三级医院的优质医疗服务,上海卫生系统不断加大城市医疗卫生资源支援郊区卫生工作的力度,促进城乡卫生事业和谐发展,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可及性。
上海大多数三级甲等医院与10个郊区县的医疗机构组建了医院集团或联合体,“三下乡”变成“常下乡”。如瑞金—闵行区中心医院、中山—青浦区中心医院、仁济—崇明县中心医院和嘉定区中心医院、新华—崇明堡镇医院、市一—吴淞中心医院和松江区中心医院、市六—奉贤区中心医院和金山区中心医院、龙华—嘉定中医医院和奉贤中医医院、曙光—南汇光明中医医院和松江方塔中医医院等。
通过输出管理、品牌、人才和技术,上海郊区医院的管理和服务水平得以提升。目前,郊区不少中心医院院长已由三级医院派人担任。市一医院与吴淞中心医院建立托管关系后,已陆续委派55名管理人员和医学专家到吴淞中心医院工作;仁济医院托管崇明县中心医院后,除派出院长和业务骨干到县中心医院工作外,还接纳县中心医院医生、护士和管理人员50余人次到仁济进修。另外,通过在集团实施“双向转诊”,使郊区居民能便捷地享受到三级医院的高水平医疗服务。
为缓解郊区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紧缺的矛盾,上海市卫生局建立了到郊区和城市基层医疗机构的“定期工作”制度。市区医疗机构卫生中级专业技术人员在晋升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之前,必须到郊区和城市基层医疗机构定期工作6个月,在承担医疗服务任务之外,必须深入郊区、社区开展“六位一体”综合卫生服务。
针对部分郊区医疗资源相对薄弱和外来流动人口数量大的情况,上海市卫生局在医疗资源配置方面进一步向郊区倾斜。上海严格控制中心城区医院添置床位和大型医用设备,但加大了对浦东、闵行、宝山、嘉定等郊区的医疗资源投入。仁济、曙光医院在浦东,市一医院在松江相继开设分院,成为郊区医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
1、本网部分资讯为网上搜集转载,为网友学习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业用途,且均尽最大努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第一时间与本网站联系,联系邮箱:tignet@vip.163.com 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妥当处理。对于本网转载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虎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