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深圳特区报报道,深圳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龙岗分局检查发现部分社会医疗机构药品管理不规范,19日,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兵分四路,前往我市10多家基层医疗机构检查药品管理问题时发现,一些民营医院、门诊部在药品管理上存在不少问题,亟待整治。
不按规定低温保存药品
在笋岗路的鹏城医院,执法人员在其药房发现,药品低温存放存在着很多问题。如很多需要0-20摄氏度阴暗储存的药品,却放在常温下保存,而实际上,其冰箱里还有很多空间,却被工作人员用来储存食物。同时,该药房有3个冰箱,但是温度记录却只有一个,而且没有按规定每天作一次记录。“这样是非常不规范的,如果没有按要求进行低温保存,很多药品会失效,而且会产生不良反应。”市食药监局副局长王夏娜说。
同时,执法人员发现,对于散装药品的存放,该院的管理非常混乱——全部没有有效日期、厂名和批号。执法人员告诉记者,没有有效日期,有可能让过期失效的药品流入市民手中,没有厂名、批号,则不具有可追溯性,一旦发生像“齐二药”假药事件,就无法追溯药品的来源。
一次性针筒用完不扔
在宝安南路的幸福门诊部,执法人员请药剂师前来介绍情况时,门诊部的工作人员告诉执法人员,药剂师刚好家里有事,请假了。“医疗机构必须配备两名药剂师,一个核查,一个发药,同时医生开的药方是否有配伍禁忌、是否是大处方、用药是否合理,都必须由药剂师来监督,所以,没有药剂师在岗是很危险的。”执法人员表示。
而在该门诊部,执法人员还发现了两支用过的一次性针筒。但是诊所的工作人员分辩说,那是用来配药的,不是用来注射的。执法人员告诉记者,实际上,即使是用来配药,也不应重复使用,因为重复使用的话,可能会把上一次残存的药加到下一次配的药中,造成配药污染。
一个月专项整治拉开序幕
昨天的执法检查中,暴露出我市基层医疗机构药品管理的很多问题。王夏娜表示,昨天的整治拉开了我市为期一个月的专项整治工作序幕。接下来,执法人员将对特区内外的400多家基层医疗机构,即民营医院、门诊部、诊所和社区健康中心等进行检查。检查的内容包括药品管理制度、采购渠道、保管条件、调配、质量和药品不良反应等。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该局将责令限期整改,同时予以曝光。
|
1、本网部分资讯为网上搜集转载,为网友学习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业用途,且均尽最大努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第一时间与本网站联系,联系邮箱:tignet@vip.163.com 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妥当处理。对于本网转载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虎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