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缺乏相关的产业标准,纳豆激酶产业在中国面临的仍然是严冬。”日前,针对我国纳豆激酶产业发展中的困境,很多业内专家表示担忧。 纳豆激酶是在纳豆发酵过程中由纳豆枯草杆菌产生的一种丝氨酸蛋白酶。上世纪80年代,日本科学家须见洋行博士发现了“纳豆激酶”蛋白酶,试验证明这种物质能起到溶解人造血栓的效果,为预防和治疗血栓引起的各种疾病探索出了新思路。 而在我国,纳豆激酶产业却面临尴尬处境:一方面,在纳豆激酶的研发方面有核心技术优势的湖北国力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的科研人员,通过构建工程菌株、采用复合发酵技术,将原料黄豆换成以“长寿豆”而闻名的鹰嘴豆,提取得到的纳豆激酶酶活更高、营养成分更丰富;另一方面,纳豆激酶产业乱象丛生,据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高级工程师李虹介绍:由于我国一直缺乏纳豆激酶相关生产规范,在功能检测与溶栓效果上缺少统一标准,导致产业鱼龙混杂、良莠不齐,消费者对纳豆激酶也产生了大量误解和不信任。 李虹呼吁,国家有关部门应尽快制订生产规范、建立检测标准,让纳豆激酶的发展“有章可循”,才能保证纳豆激酶产业在发展的高速路上“不出轨”。
|
1、本网部分资讯为网上搜集转载,为网友学习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业用途,且均尽最大努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第一时间与本网站联系,联系邮箱:tignet@vip.163.com 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妥当处理。对于本网转载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虎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