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病费用如何降低 看病贵、费用高,新制度能否真正斩断药品流通领域的利益链?药品价格还有哪些不合理?新农合制度落实的难处在哪里?由中宣部理论局与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联合制作的大型理论宣传片《辩证看务实办理论热点面对面·2012》,8月15日在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播出第三集,聚焦看病难、看病贵,答疑解惑。 在老百姓不断上涨的看病账单中,药费是其中最大的推动因素。据卫生部的统计,2011年,门诊病人的平均花费为179.8元,住院病人的平均花费为6632.2元,按当年价格分别比上年上涨了7.8%和7.1%。 药费的推动力到底有多大?一位医药界的内部人士向记者爆料:药品价格和成本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反差。中华医学会党委书记饶克勤指出,药品从生产、流通,到销售,再到使用,都存在着诸多问题,涉及深层次利益链。 既然深层次利益链条是推高药价的主因,治理看病贵,就要直接向药价背后的利益链条开刀。2011年3月7日,国家发改委再出重拳整顿药价,降低了治疗感染和心血管疾病的抗生素等162个品种药品的最高零售价,调整后的价格比现行规定价格平均降低21%,预计每年可减轻群众负担近100亿元——这是从1997年开始的第27次降低药价。在今年5月1日的第29次药品降价中,平均降幅17%,其中高价药品平均降22%,预计每年可以让老百姓少花费30多亿元。
|
1、本网部分资讯为网上搜集转载,为网友学习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业用途,且均尽最大努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第一时间与本网站联系,联系邮箱:tignet@vip.163.com 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妥当处理。对于本网转载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虎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