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郑州日报报道,家住辛店镇西土桥村的王普玲因患肿瘤病,今年2月份在省城一家医院做了手术,花费早已超过报销“封顶线”了。新郑市推出大病救助机制后,她家连续三次共领取了7000多元的补助。她的丈夫石文喜激动地说:“要不是合作医疗的及时补助,我老婆的病哪会得到及时治疗啊!”
得了大病不再愁。王家正是受益于新郑市借助相继进入市级、国家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市)的契机,精心为农民撑起的健康“保护伞”。为有效缓解农民因病返贫、因病致贫,今年年初,该市将报销封顶线由5000元提高到1万元。目前,已有59人次达到封顶线补助。同时,针对农民抗大病风险能力不足的现状,该市正尝试建立由卫生、民政和红十字会共同参与的大病救助机制,对住院费用超过3万元的按一定比例进行特补。目前,已有14名参合农民领取了近2万元的特补。
轻轻松松看小病。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如春风化雨,农民看病难这个沉重的“感叹号”在新郑日益变得轻松。郭店镇鄢陵府村的张西恩老汉告诉记者:“现在村村有诊所,看个头疼脑热的,抬腿就到了,到乡和县里的定点医院看病,出院就可以领到补助!”
据介绍,今年年初,新郑市降低了合作医疗起付线,医疗费用超过100元就可享受一定比例补助,比原来的200元门槛大大降低,“保护伞”的扩张使拿到看病补助的农民增加了近万人。
看病看个明白病。该用什么药、花了多少钱、该怎么转院等等问题往往让农民“一头雾水”,而且还会花“冤枉钱”。现在,新郑的农民已很少被这些问题困扰。在熙熙攘攘的新郑市人民医院门诊大厅,记者看到《新郑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基本药物目录》张贴在醒目处,所用药物能否报销清清楚楚。
“农民怎么会记住这800多个药品名称呢?”面对记者的疑问,该院副院长马治忠说:市里规定了用药告知制度,凡是超出基本用药目录的药品,使用前必须征得参合农民或家属的同意并签字,如果因为乱开药而给参合农民带来损失,定点医疗机构要负责。所以,我们的医务人员必须对用药目录熟知会用。
据介绍,目前新郑市46万参合农民的资料和费用报销情况已全部输入微机,全市22家乡级以上的定点医疗机构信息共享,适时监控,杜绝了费用报销中的人情化和随意性。此外,该市还有两个便民看病招数,一是推出“一证通”,参合农民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证可在新郑市内自由选择定点医疗单位,无需办理转诊手续;二是由定点医院垫付住院补助资金,保证在出院时及时报销。今年以来,新郑市各定点医疗机构平均每月为参合农民垫付资金17万元左右。
|
1、本网部分资讯为网上搜集转载,为网友学习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业用途,且均尽最大努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第一时间与本网站联系,联系邮箱:tignet@vip.163.com 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妥当处理。对于本网转载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虎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