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十二五”规划对高端医疗器械行业的政策倾向和扶持,以及国民对高端医疗医疗器械的需求渐增,业界对植入介入医疗器械行业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植入介入材料的研发与应用、国内外质量检测和法规规制的经验和发展等一系列问题日益受到关注。 由UBM Canon主办,MEDTEC、上海浦东医疗器械贸易行业协会支持,Tornos、SGS、OGP、昆山思拓赞助举办的“植入介入医疗器械中国峰会2012”于2012年7月19至20日在上海明捷万丽酒店成功举行。峰会以“深入探索创新材料、加工技术、政策法规”为主题,从本土医疗企业和跨国医疗器械企业两个角度深入探讨在中国市场的发展。会议还以高峰论坛的形式对“植入介入材料和器材的研发创新和技术发展”及“植入医疗器械法规规制的作用和影响”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 微创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新兴业务资深副总裁刘道志在会议上发表了题为“植入介入医疗器械行业的现状和发展机遇”的开幕演讲。他指出2010年美国植入介入医疗器械市场达到了323亿美元,在技术实力和市场规模上都占据了全球领先地位。在中国影响植入介入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在于国家政策及资金的支持、正在逐步融入全球医疗产业链,国内植入介入医疗器械无法满足国内和国际市场需求。相对的不利因素在于创新投入不够,技术研发能力差、企业规模小、商业模式不清晰,配套政策缺失。刘总强调未来10年中国的植入介入医疗器械会有很大的发展,希望持续关注技术创新和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将来的产业整合将改变植入介入产业格局。 中国工程院院士戴尅戎以“骨科植入介入材料与产品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为题,从专家角度引出了目前植入物失效的主要原因是界面失败。将来仿生学内植物的一大课题就是需要优化材料,提高生物相容性和机械相容性。在力相容性和骨整合中良好的相容性有利于成骨细胞粘附、减低应力遮挡、改善愈合界面、减少骨质流失,促进骨整合。 南京军区总医院心胸外科主任景华与与会者分享了“主动脉夹层现代治疗技术与进展”。传统外科手术具有高难度、高技术、高风险、高要求,现代化的治疗技术介入治疗、杂交手术则规避了传统外科治疗的一些不良,降低了治疗风险,并且有效减少手术并发症。 在峰会头脑风暴一环节中,来自微创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资深总监李中华,上海三友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副总经理David Fan,美敦力大中华区业务运营部副总裁林振辉,三位专家同与会者就植入介入医疗器械和材料的产研结合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上海医疗器械行业协会副会长严樑表示UDI是医疗器械唯一标识简称。UDI根据全球公认的医疗器械标识和物品编码标准,是由一连串数字或数字与字母混合的标识符,以此可以在市场上明确识别某一特定医疗器械。UDI有利于医疗器械“可追溯性”、有利于产品识别、有利于不良事件报告,有利于减少医疗差错、有利于建立电子病历、有利于市场管理。中国的医疗器械产品已行销全球,中国政府需要承担全球追溯的责任,中国的医疗器械编码必须走国际化的道路。 如戴尅戎院士题词“始于新,成于精”那般,植入介入医疗器械中国峰会2012精彩纷呈,为国内外从事医疗器械领域的专业人士提供交流与展示的平台,促进了国际交流与合作。
|
1、本网部分资讯为网上搜集转载,为网友学习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业用途,且均尽最大努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第一时间与本网站联系,联系邮箱:tignet@vip.163.com 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妥当处理。对于本网转载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虎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