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卫生厅宣布,截至28日,浙江省首批29个试点县已全部启动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占到全省县(市)数量的一半;改革共涉及县级公立医院132家,占到全省县一级公立医院的一半以上。 通过“一减一调一补”,建立县级公立医院经济运行新机制,是浙江省公立医院改革的核心所在。所谓“一减”,就是减少药品费用,在开展试点的县级公立医院中,除中药饮片外,所有药品通过省级药品招标采购,并实行零差率销售。“按2011年数据测算,预计可减少药费3.7亿元。”浙江省卫生厅医政处副处长余新乐说。 “一调”即调整部分医疗服务收费标准。长期以来,医院依赖于药品的加成收入维持运行,而医疗劳务收费价格却远远低于实际的成本,如何妥善、平稳的调整价格结构一直是困扰医院发展的难题之一。本次改革,浙江省按照“总量控制、结构调整”的原则,经省物价局批准,适当调整诊查费、护理费、治疗费、手术费和住院床位费。为确保改革不增加患者的负担,经测算,上调价格不得高于药品让利总价,且调整后的医疗服务项目全部纳入医保、新农合报销范围。 “一补”即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为确保公立医院的公益性,本次改革特别加大了政府财政对公立医院的投入。医院的基本建设和设备购置、重点学科发展、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单位缴费补助、政策性亏损和所承担公共卫生服务产生的费用,均被纳入财政投入和补助的范围。 作为全国最早开展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省份,浙江省是从去年12月1日起,正式启动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 患者家属沈丽苹经常陪着母亲跑医院,以往她母亲每个月的药费都要500多元,当地实行药品零差价销售之后,药价下降了100元左右,个人支付部分明显减少了。遂昌县是全省第一个实施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的县市,遂昌人民医院院长周亚新说:“通过药品加成的取消和服务价格调整,不仅优化了医院收入结构,提高了医疗收入的‘含金量’,一定程度上也实现了医务人员技术和劳动价值的回归。” 为期半年的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使县级医院在区域医疗服务体系中的龙头作用得到进一步强化。统计数据显示:试点县(市)2012年一季度的门诊人次较上年同期增长24.65%,出院人次较上年同期增长16.24%。百姓医疗需求进一步释放,到县级医院来看病的人也越来越多。 浙江省卫生厅厅长杨敬介绍,根据浙江省政府的部署,年内浙江省所有县级公立医院都将启动改革,明年起,改革将逐步推进到省级医院和市级医院。(记者张乐)
|
1、本网部分资讯为网上搜集转载,为网友学习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业用途,且均尽最大努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第一时间与本网站联系,联系邮箱:tignet@vip.163.com 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妥当处理。对于本网转载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虎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