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亚洲新闻台2005年11月27日报道:印度已成为亚太地区生物技术投资方面最有力的的竞争者之一。政府已废止几项限令,使得低成本熟练工人和设施变得更加有吸引力,从而吸引投资。
印度也许在生物技术的赛场上起步晚了,但其增长速度在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两年前(2003年)印度生物科技年产值仅4亿美元,今天却已经彪升到10.8亿美元。而到2010年,有望实现50亿美元的销售额。
随着知识密集型服务以及研发、临床医学领域的发展,业内人士相信印度已经具备参与世界竞争的潜力。
Bioncon公司的执行主管Kiran Majumdar Shaw说:“世界范围内,在生物科技领域有着很多活跃和有意思的公司合作模式,印度也一样。我认为我们必须从全球化的角度来看待这些机遇。不仅应积极开发印度市场,还应放眼全球。”
与信息技术一样,生物技术也选择班加罗尔做为印度的产业中心。目前在这一现代化的生物科技开发区共有52家印度公司,其中的32家创建于1998年后。还有至少10家跨国公司——孟山都、 Pfizer、Bayer、Novozymes等也进入这一市场。
过去对于外国投资者而言,政府对干细胞、转基因作物和DNA生产的严格限制是一个重要障碍,但业内人士称这些瓶颈正在逐步打开。
生物技术部部长Bhan博士说:“一是知识产权制度,二是监管。印度已通过引进产品专利制度解决了这些问题,并正积极采取措施来改进监管系统。”
农业是受益巨大的一块领域。2003年到2004年间,工程师们设法通过转基因棉花把平均每亩产量提高了400%。这比世界其他任何国家都要高。
印度在农业、医药业、生物信息业具有光明的未来。信息技术业也一样,对外国公司具有吸引力的成本优势使得这一领域的外部采购蓬勃发展。
|
1、本网部分资讯为网上搜集转载,为网友学习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业用途,且均尽最大努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第一时间与本网站联系,联系邮箱:tignet@vip.163.com 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妥当处理。对于本网转载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虎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