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1月30日电(黄显斌)艾滋病一直以难以控制之势在全球范围内蔓延,解放军302医院传染病专家、主任医师王永怡教授认为,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病毒母婴传播和医源传播刻不容缓。
据统计,女性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几率是男性的2至4倍,90%以上儿童艾滋病源于母亲。国外资料显示,母亲的疾病状态、分娩及哺乳方式、是否服用抗病毒药物等均是传播率的影响因素。
印度医学研究杂志4月21日报道,对血清HIV阳性的妇女,在产前、产后及新生儿出生前后进行严密干预,可使母婴传播率降至2%。主要干预措施包括:早期识别血清HIV阳性的妊娠妇女,防止非必需的妊娠,采用合适的抗病毒治疗,对出生后婴儿进行必要的护理及跟踪随访等。
王永怡教授说,与成人相比,儿童艾滋病更易预防和控制,只有积极探索并采取经济有效的干预措施,力争将母婴艾滋病病毒传播率降至0,才真正抓住了儿童艾滋病预防工作的关键。
“预防通过‘血源’传播,也是控制艾滋病传播的重要措施。”王永怡教授指出,一项调查显示,我国部分地区不安全注射率仍高达37%。我国农村缺医少药情况比较严重,不少基层医院和门诊部的输液器材和针具及针灸针等不是一次性的;大医院的侵入性医疗诊治手段如胃镜、支气管镜、腹腔镜、肠镜等,常因患者太多,来不及彻底消毒就已经插入了检查者的体腔;介入治疗、血透、肝肾移植、体外循环装置,以及手术器械和口腔牙钻等受到污染的可能性也很大;感染艾滋病病毒后,往往首先住进综合性医院等,这些都会引起艾滋病传播。
“如果对艾滋病在医院的隐源性传播估计不足,对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和艾滋病机会感染者造成的严重血源污染危害认识不足,对医源性传播艾滋病的防治工作不力和资金投入不足,都可能造成艾滋病患者通过医源途径向社会一般人群播散。”他说。(完)
|
1、本网部分资讯为网上搜集转载,为网友学习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业用途,且均尽最大努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第一时间与本网站联系,联系邮箱:tignet@vip.163.com 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妥当处理。对于本网转载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虎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