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当前位置: 虎网保健品网 > 保健品资讯信息 > 专家强调:医械自主创新事关民生
专家强调:医械自主创新事关民生
来源:-    浏览:296   更新时间:2011年07月06日
字体:【 】【收藏本站】【打印】【关闭
□ 本报记者  朱国旺

  高端垄断明显

  患者被动选择

  日前,北京协和医院、解放军总医院等医疗机构的部分著名临床专家,在由九三学社中央主办、北京九三王选关怀基金会承办,于全国政协礼堂召开的“我国医疗设备自主创新发展研讨会”(骨科方向)上呼吁,将我国医疗器械及相关产业的研发与生产作为重要的民生产业。他们分析指出,我国高端医疗器械市场逾八成被跨国企业垄断。进口高端医疗器械不仅加重了我国的医疗经济负担,而且由于一些进口产品尤其是骨科器械不是根据国人特点设计,使部分疾病的治疗受到了影响。

  高端垄断明显

  资料显示,2005~2009年,我国医疗器械销售收入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7.7%;2010年销售收入则达到1200亿元,增长率高达23%。市场专家预测,今后5年,我国医疗器械市场销售收入将翻一番。并且,在未来几年内,我国将超过日本而成为全球第二大医疗器械市场。

  国内医疗器械市场潜力巨大,但是,市场的主导力量并非本土企业。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协和医院骨科主任邱贵兴教授列举了一组数字:目前,国内高端医疗器械市场超过八成被跨国企业所垄断;进口医疗器械在我国大医院中的占有率超过70%;在我国医疗器械销售收入排名前10位的企业中,外资、合资企业就有7家。

  难怪一位临床专家感慨地说:“在中国的大医院里做一个常规骨科手术,大小器材多是‘洋货’,本土产品多为输液皮管、注射器等一次性耗材,这多少有点悲哀!” 

  据了解,骨科器械市场主要分为创伤、脊柱和关节三大领域。我国骨科器械市场上这三大细分市场的占比分别为43%、22%和35%。目前,我国医疗器械企业主要介入的是创伤和脊柱市场;对于关节市场,由于技术和制造工艺的限制,涉及较少。

  著名骨科专家、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院长陈仲强教授分析说,当前,我国骨科器械的研发与生产尚处于产业链的中低端,以产品加工、复制为主,产品附加值低;多数企业规模小、产品单一、缺乏竞争力;一些企业存在“重生产、轻研发,重眼前、轻长远”的现象;由于骨科器械从设计、试验、准入到临床应用,环节多、周期长,而企业与临床的脱节,导致医生参与研发的热情没有得到有效释放;另外,一些产品的知识产权也没有得到有效保护。

  患者被动选择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每年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骨科疾病患者接近2000万人。近年来,我国骨科器械使用量呈递增趋势。但是,2010年,进口骨科器械的销售额占到同期我国骨科器械销售总额的67%。

  北京大学医学部副主任、人民医院创伤科主任姜保国教授指出,由于市场上缺乏高质量、适用于国人的国产骨科器械,价格昂贵的进口产品在市场上占据了主导地位,患者只能被动选择,从而加重了经济负担。不仅如此,进口骨科器械大多按照欧美人种设计,在解剖学形态上与国人骨骼不十分匹配,导致了手术操作难度加大、时间延长、风险增加等问题,对临床治疗效果产生了一些不利影响。

  呼唤政策激励

  实际上,我国医疗器械企业面临的挑战已不仅仅局限于高端市场,中低端市场也危机四伏。邱贵兴院士在报告中指出,目前,跨国企业纷纷布局针对我国中低端医疗器械市场的研发与产销网络。这种强势的“跑马圈地”行为,很可能进一步导致医疗器械价格居高不下,加剧百姓“看病贵”的问题。同时,国外医疗器械企业在学术上的垄断措施更不容忽视。

  与会专家一致表示:大力发展我国骨科等领域的医疗器械产业,可以综合降低公众的医疗费用,推动先进医疗技术向基层普及,促进医疗质量提高。同时,有助于推动我国新医改的实施,进一步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通过自主创新实现我国骨科等领域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可以提升我国相关产业的技术水平和产业竞争力,改变我国医疗器械出口集中在中低端产品的现状。因此,当前应对国产医疗器械自主创新给予政策激励,大力扶持相关产业、人才队伍、自主品牌的建立和发展。

  专家呼吁:

  ●政府加强对医疗器械产业的支持与扶持,设立相关的国家重点攻关项目;

  ●鼓励相关产业涌入;

  ●将医疗器械原材料和产品的研发与生产作为重要的民生产业;

  ●对自主研发的产品用于临床给予政策倾斜;

  ●加强医院、医疗设备生产商中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鼓励临床医生直接参与符合国人特征和病症特点的骨科器械等产品的研发;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确保自主品牌不受损害;

  ●打造龙头企业,增强与国际企业的抗衡能力等。

网站声明:

1、本网部分资讯为网上搜集转载,为网友学习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业用途,且均尽最大努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第一时间与本网站联系,联系邮箱:tignet@vip.163.com 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妥当处理。对于本网转载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虎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来源:医药网-虎网医药-保健品-资讯网                                      ( 责任编辑:sundy )
   (以上所有文章均免费阅读,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
关于虎网| 联系我们|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虎网医药网 ·虎网保健品网 ·虎网医药人才网 ·虎网知识产权网
注意: ·本网站只起到交易平台作用,不为交易经过负任何责任,请双方谨慎交易, 以确保您的权益。
·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发布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戒毒药品和医疗机构制剂的产品信息。
·任何单位及个人发布信息,请根据国家食品安全法相关规定,注意产品功能表达,杜绝虚假违法广告,产品功能夸大宣传。
  业务电话:010-53399568 投诉电话:14700496243
客服微信:14700496243
  :本网站为专业的医药招商代理平台,不出售任何药品,买药请到当地医院咨询,请不要拨打以上电话,谢谢合作。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号:(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4)第00532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ICP备案/许可证号:京ICP备16032287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经营性-2015-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