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社6月24日讯 6月2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为全科医生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提出了目标: 2012年,全国每个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农村乡镇卫生院,都将有合格的全科医生。 全科医生,对国内不少公众而言,有些新鲜,有些陌生。 从今天起,本版推出全科医生来了系列报道:全科医生是什么、全科医生忙什么、全科医生愁什么。 全科医生被称为居民健康守门人,希望通过这组报道,让更多读者走近他们,了解他们,熟悉他们。 2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建立全科医生制度。什么是全科医生?他们怎么给老百姓提供服务?对老百姓有什么好处?记者采访了相关部门及专家。 离你最近的医生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胡善联说,全科医生不是新出现的一类医师,过去我国企业、街道诊所的医生,其实也可以称为全科医生。随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我国的出现,全科医生名称逐渐为人们所知。 全科医生是家庭医生,一般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执业,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主要人才。 他们走进家庭、上门入户,为居民提供服务。服务内容包括:建立健康档案,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人进行长期随访,对社区重点人群如儿童、孕产妇、老人进行保健等等。同时,全科医生还在社区医疗卫生机构提供门诊服务。 也就是说,除了在大医院看病的中间时期,看病前在家的日子、住院回家后的康复期这两头,都归全科医生负责。 所以,全科医生是离你最近的医生,也是最了解你健康状况的人,是居民健康的守门人。 正因为如此,全科医生帮你控制日常疾病,间接地控制你的医疗费用支出。同时把病人首诊留在基层,减少了去大医院看病的人群,有利于缓解看病难。 据卫生部介绍,在我国,上门服务的全科医生是指一个团队,叫做家庭责任医生团队,通常由一名全科医生、一名护士、一名公共卫生服务医生或其他类型工作者组成。 他们采取契约服务方式,给签约居民提供约定服务,按人头收费。当然,也可以开展门诊服务、居民所需的其他服务等,按规定收取费用。 目前我国上海、北京等地已开展家庭医生服务试点。四、五年前,上海就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推开全科医生制度。没有取得相关执业资格证书的人,不能受聘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 不同于专科医生 全科医生不同于平常我们称呼的专科医生,如内科、儿科、妇科等。 通常所说的专科医生一般在综合性或专业大医院里执业,主要专注于专科疑难杂症的治疗和研究,有点像医学科学家。 而全科医生一般在提供基本医疗卫生保健服务的机构执业,提供给老百姓的是基本医疗、公共卫生服务,即帮助老百姓看好大多数小病、常见病,并做好防病的服务,是老百姓身边的医学服务者。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党委书记李立明指出,两者的培养模式不一样。我国专科医生的培养模式是临床医学本科教育,经过住院医师培训后,成为普通专科医生。 全科医生制度要求,对医学人才实行5+3的培养模式,即5年的临床医学本科教育,加上3年的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然后通过资格考试,才能作为全科医生执业。 胡善联指出,这需要一种专门的学科培养模式,其培养过程比普通专科更加繁琐、严谨。目前,我国仅有少数院校开展了该学科的人才培养,处于起步和摸索阶段。 全科医生不同于乡村医生,也不是过去的赤脚医生。他要了解的专业知识更综合,临床的技能要更加全面,管理的知识要更加丰富,善于利用少量的资源治好病。 全科医生和专科医生应该互相协作。小病由全科医生在基层解决,大病由全科医生转给大医院专科医生解决。康复期病人回到社区,由全科医生提供康复服务。 数量严重不足 在不少国家和地区,居民已经享受着全科医生提供的医疗服务。据统计,目前,全科医生制度已在5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施,数量占医生总数的30%60%。 随着城镇化、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我国农村、城市社区需要医疗服务的人口快速增加。同时,面对传染病和慢性非传染病并存的双重压力,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及高危人群数量的激增,全科医生制度的建立也已成为我国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但全科医生的发展现状和服务能力,却与迅速增加的需求和日渐重要的地位并不匹配。 按照规划,我国全科医生的发展要实现每万名居民有2至3名合格的全科医生的目标。但记者从卫生部了解到,目前,我国社区卫生机构注册的全科医生人数只有0.73名/万人,也就是总数不到10万名,数量严重不足。 同时,全科医生的发展还面临着教育和培养制度较落后、人才培养能力不足,待遇普遍较低、难以留住人才等瓶颈。受服务能力所限,目前尚难形成与大医院转诊、分诊的协作机制,也难以发挥分流看病人群的作用。(李红梅)
|
1、本网部分资讯为网上搜集转载,为网友学习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业用途,且均尽最大努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第一时间与本网站联系,联系邮箱:tignet@vip.163.com 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妥当处理。对于本网转载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虎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