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社6月17日讯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成功与否,取决于占全国医院最大份额的县市级医院改革的成败。日前,在第七届中欧健康产业高峰论坛上,中国医院协会会长、原卫生部副部长曹荣桂表示。 今年是医改的攻坚之年,国家财政用于医改的资金投入已经达到11342亿元,远超之前计划的8500亿元。其中,基层医疗机构是投入的重点方向之一。近日,国务院医改办也明确表示,未来2~3个月,将在全国集中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综合改革,初步建立起新的运行机制。 作为医改今年必须完成的硬任务,推进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成为本次健康产业论坛的焦点议题。 县医院改革的三大软肋 据曹荣桂介绍,近年来,县市级医院得到了一定的发展,资源总量和服务总量有所增加,但其管理体制和治理机制不完善的现状亟待改善。曹荣贵指出,公立医院管理体制和治理机制中存在的职能重叠、职责交叉、互相掣肘、关系不顺的问题在县市级医院管理中同样存在。 其次,政府财政投入不足,医院公益性淡化。近年来,中央财政对县市级的投入达到历史新高,但地方政府投入不够、补偿不足、公益淡化,特别是普遍存在负债经营的现象。曹荣桂透露了一组数据:据调查,有90%的县市级医院负有债务,其中58%有长期贷款,69%有短期贷款,平均每家县市级医院负债2604.96万元。此外,医院还要面临大量的政策性亏损和支农、支边的费用。 第三是人才队伍建设滞后,严重制约县市级医院的发展。曹荣桂说。 鉴于县市级医院改革在公立医院改革中的作用,今年年初,卫生部部长陈竺在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要通过综合配套改革,落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功能定位、编制、财政补助、机制转变和绩效考核等政策。 县市级医院改革的主要要求就是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曹荣桂认为,建机制包括落实财政投入政策,建立补偿机制;建立上下联动机制,充分发挥县市级医院在县域医疗服务体系中的龙头作用;建立监管考核机制,建立健全县市级医院医疗安全质量控制评价体系等。如果通过提高县市级医院服务能力,最终使85%~90%的看病就医需求在县市级医院得到满足,这就为大病不出县、解决群众看病难的问题奠定了基础。(魏赟)
|
1、本网部分资讯为网上搜集转载,为网友学习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业用途,且均尽最大努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第一时间与本网站联系,联系邮箱:tignet@vip.163.com 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妥当处理。对于本网转载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虎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