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卫生部新闻宣传中心主任、卫生部前新闻发言人毛群安日前在第三届中国食品安全论坛上发言时说,卫生部将建立媒体记者黑名单制度。此言一出立刻引起广泛关注。毛群安昨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此举是为了遏制极个别媒体污染传播环境,引导他们做合格的健康信息传播者。
毛群安介绍,卫生部从去年开始建立了舆情监测系统,目前在不断完善之中。该系统对每天媒体报道的食品、健康相关信息进行分析和研究,对错误报道采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式,“经过调查,如果记者属于无意、没听清或没有搞明白,发表了不准确的文章,我们会跟他们进行沟通。”他说,但是如果我们确定属于恶意炒作、有意歪曲事实误导公众的媒体记者,就将其列入黑名单,“虽然我们无权处理他们,但我们可以向卫生系统各部门进行通报,提醒这些部门的人员警惕防范黑名单上的记者。”他说。 毛群安指出,目前有些媒体记者的不良行为主要包括:为了吸引公众眼球,对卫生部发布的信息反面解读,误导公众;对一些喜欢挑战权威、挑战常识的所谓专家过分关注,推波助澜;对于境外传来的信息不加客观分析,片面报道,危言耸听。他表示,媒体注重新闻效应,但卫生部更强调科学性、权威性、准确性,因此毛群安希望媒体记者要做合格的健康信息传播者。 毛群安介绍,近期卫生部将举行媒体记者培训班,请一些对食品安全感兴趣的媒体记者,与专家一道,就食品安全等内容,进行深入的沟通交流。 据了解,媒体记者黑名单制度的执行部门是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和卫生部新闻宣传中心,它们是卫生部的直属事业单位,主要任务是向卫生部提出有关健康教育和新闻宣传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同时,还组织实施重大的宣传和健康传播活动。 专家观点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系教授展江: 首先应该甄别、鉴定,记者的报道出现问题,是记者主观故意还是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 近期,国家级的食品安全委员会发力整顿食品安全问题,普通百姓觉得问题还曝光得不够。这样的报道效果和有些人的判断和结论好像是相反的。 确实会发生记者受学术素养限制而报道失误的问题,这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解决:一是提高记者的专业水平,二是媒体引进有专业背景的人,三是媒体要加强对编辑、记者的在职培训。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助理张志安博士: 卫生部没有合法的权力来认定“记者黑名单”。有些政府部门所谓“信息公开”是选择性公开,“对自己有利的公开、不利的不愿意公开”。如果“记者黑名单”的举措被政府部门纷纷效仿,将会出现行政权力天然地屏蔽或拒绝记者基本采访要求的现象。 |
1、本网部分资讯为网上搜集转载,为网友学习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业用途,且均尽最大努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第一时间与本网站联系,联系邮箱:tignet@vip.163.com 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妥当处理。对于本网转载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虎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