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社6月2日讯 据媒体报道,发改委正在酝酿基本药物统一定价,并选取了50个品种作为试点,希望在价格的红线之上,鼓励生产企业谋求更好的药品质量控制。 此外,国内六大医药行业协会呼吁改革药品招标唯低价是取的做法,并建议对于零售指导价格低于10元的品种,应只招企业不招价格。 统一定价再传试点 发改委正在探索对基本药物实行国家统一定价,最终将实行只招厂家、招服务、不招价格的做法。这是宋大才去年12月在南昌召开的全国药品交易会上透露的消息。 这一消息目前已形成草案,并被传在内部征求意见已有1个多月的时间。记者拿到的坊间版征求意见稿显示,国家发改委将对《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的药品,按照循序渐进、分期分批的原则逐步实行国家统一定价。实行国家统一定价的品种,原则上为基本药物中独家品种以及经多次集中招标采购价格已基本稳定且供应充足的品种。多家生产的品种,除临床短缺、急救药品外,应在全国2/3以上省市连续三次以上中标。 征求意见稿还表示:此举是进一步完善基本药物制度的重要举措,有利于规范市场购销行为,维护正常的市场竞争秩序,进一步发挥价格杠杆对生产经营者的激励和约束,保证基本药物正常生产供应和质量安全有效。 记者采访多家制药企业,发现基本药物或将试点统一定价一事已是业内公开的秘密。丽珠集团副总裁陶德胜告诉记者,发改委的意思是可能会选择一些品种先行试点。事实上,目前各种试点方案都有,但价格的问题不是那么简单,全面推广不会那么快。而目前业内的诉求其实主要是对双信封中的技术标门槛太低有不同的看法。 双信封制度亟待修改 陶德胜所说的技术标门槛过低的问题,日前已被凸显了出来。 开创自安徽的基本药物招标双信封制度,目前已被作为模板,要求向全国推广。由于考察企业和产品指标的技术标门槛过低,基本上70%的企业都能顺利通过,且经济技术标的得分又不带入接下来的商务标竞标,这一机制无形中迫使业内企业血拼商务标,并最终导致基本药物招标陷入了唯低价是取的价格大战。 中国医药工业科研开发促进会、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中国中药协会、中国医药质量管理协会、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等六大医药行业协会随之召开座谈会,反思促使蜀中制药走上歪门邪道的制度缺陷,并研讨了发布相关改革建议书的可行性。 5月31日,题为《六家医药协会联名上书国务院医改办和有关部委,建议修改完善基本药物招标双信封制度》的文章被挂上中国医药工业科研开发促进会官方网站。 该协会执行会长宋瑞霖随后向记者证实了上述六大医药协会已联名上书国务院医改办和有关部委,建议修改完善基本药物招标双信封制度一事。 宋瑞霖表示,正式上书的《建议书》是经业内广泛讨论并修改的最终版,目的是配合国家政策,推进基本药物制度。 记者获取的《建议书》显示,基于双信封制度中经济技术标书中的药品质量门槛太低,流于形式,且商务标书评审由最低价者中标的规定与做法与质量优先、价格合理的政策要求不符,建议书的诉求主要集中在了以下四点: 首先,《建议书》认为经济技术标书应切实发挥基本药物质量门槛的作用,改变只追求质量合格的做法,并真正体现质量优先原则。建议国家建立一套统一的、可量化的基本药物生产企业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确保只有诚信规范、质量有保障、有实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制药企业才能进入基本药物招标采购范围。 其次,《建议书》认为应将参与投标企业的经济技术标得分带入商务标评审,并使其占有较大权重,最后通过综合评分遴选中标企业;对制售假药劣药的企业一律禁止进入基本药物市场。
|
1、本网部分资讯为网上搜集转载,为网友学习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业用途,且均尽最大努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第一时间与本网站联系,联系邮箱:tignet@vip.163.com 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妥当处理。对于本网转载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虎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