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策引导、市场需求和产业结构调整等多重因素作用下,山东医药工业实现跨越增长。来自省医药行业协会的信息显示,2010年,山东规模以上医药企业实现销售收入、利润和利税等3项主要经济指标同比增长都在26%以上,均居全国首位,连续4年位居全国第一,成为山东经济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据悉,2010年,山东省规模以上医药企业761家,完成销售收入1691亿元,同比增长26.56%;实现利税251亿元,同比增长32.4%;实现利润171.1亿元,同比增长31.17%。业内权威人士分析认为,山东医药经济取得如此成果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各项优惠政策的支持。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山东以省政府名义先后出台4个有关医药发展的文件,这在山东医药业发展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这些文件制订了不少优惠政策,主要是把医药产业当作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先发展,在资金投入、科研创新、技术改造、发展环境等方面予以扶持引导,并提出建设医药科技强省、医药经济强省的战略目标。二是产业产品结构的调整。全省以调整为主线,在优化产业结构、突出生物制药、培植优势产品、实行科技带动、狠抓集约生产、强化资源配置上,下功夫、上水平、做文章、转方式,使传统优势产品的地位不断巩固和加强,新的优势产品得到培植和提高,全行业出现了又好又快的发展局面。三是医药消费市场的拉动。从2006年开始,新农合、社区医疗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的试点陆续展开,政府投入的增多拉动了医药消费的增长。据了解,“十一五”是山东省政府卫生投入力度最大、增长最快的时期。2006~2009年,各级政府卫生投入达336.2亿元,政府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从2005年的15.46%增加到2009年的21.84%;新农合参合率达99.6%,超出国家医改目标9.6个百分点,人均政府补助标准从2005年的10元提高到2010年的120元以上,人均筹资水平达135.42元;今年新农合政府补助标准将提高到每人每年200元。这些都有力地拉动了全省医药生产经营的快速增长。 在发展过程中,山东医药工业传统优势产品的地位不断巩固和加强,新优势得到培植和提高,化学原料药、抗生素原料药、阿胶、生物技术药物、消毒器(柜)、医药包装材料等产品优势明显,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高端诊疗设备投入市场,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等一批基因工程药物实现产业化且市场占有率居全国第一位。 截至去年底,山东医药产业共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7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3家,有国家工程实验室2家、国家重点实验室2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9家。 在迅速发展的同时,山东医药工业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吨位大、附加值低的原料药在全省药品中占了较大比重,高新技术产品产业化进展不快,原料药与附加值较高的制剂销售收入比例为21,而江苏等医药工业强省的原料药与制剂销售收入之比为12。同时,山东医药企业利用外资和国际化水平较低,目前进入全球500强的13家制药企业落户江苏的有10家,但尚无一家在山东落户,省内现有的合资、合作企业多为原料或专项产品合作,合作面较窄,合作规模普遍较小。业内人士表示,上述问题可能制约山东医药业的更大发展,亟待解决。
|
1、本网部分资讯为网上搜集转载,为网友学习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业用途,且均尽最大努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第一时间与本网站联系,联系邮箱:tignet@vip.163.com 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妥当处理。对于本网转载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虎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