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23日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获悉,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稽查局近期对互联网违法发布药品信息、非法销售药品情况进行的集中监测显示,用疑难病症名称为关键词检索到的违法网页数量十分集中。
据介绍,此次监测分别选取“糖尿病 药品”“高血压 药品”“痛风 药品”等疑难病症名称、“伟哥”等有关药品名称以及有关机构名称等为关键词,在北京、天津和哈尔滨三地分别对谷歌、百度、雅虎、搜狗、必应、搜搜等6个搜索引擎进行检索,对每次检索结果的前30个网页进行逐一检查,监测到的搜索引擎链接违法网页比例大多在10%—30%之间。其中,雅虎和谷歌链接违法网页比例较高。
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稽查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监测到196个网页中,在电信管理部门备案系统中检索不到ICP备案信息的76个,占39%;未获得或未标示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批准的《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或《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书》的191个,占96%。
此次监测发现,违法网站通常会假冒或伪造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国家、北京(上海)等某疾病康复中心、科研机构、医疗单位”,宣传和销售治疗某种疾病的一种或系列“药品”,以电话订购或在线订购的方式,让消费者向指定的银行账号、邮政信箱汇款,然后向消费者邮寄“药品”;或者通过货到付款的方式,向消费者销售药品。有的网站还非法链接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网站,并恶意篡改网站页面内容,伪造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数据库页面,造成“药品”已获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批准的假象。有的网站还冒用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世界卫生组织、某医学中心或医学会等政府部门或组织机构的名义,指定或推荐该“药品”为治疗疾病、康复保健的唯一或者最佳产品等。
监测还发现,搜索引擎链接的部分电子商务、论坛性质的网站,以广告、发帖及数字报纸等形式发布违法网站的网址链接;域名相同的违法网站以变更网址后缀名的方式增加违法网站的“变种”,以扩大传播,躲避监管。
据悉,围绕国务院办公厅近期印发的《关于印发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对各省(区、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严厉打击制售假劣药品、扰乱药品生产经营秩序等违法行为专项工作进行了部署。此次专项打击行动的目标之一就是集中治理利用互联网发布虚假药品信息、非法销售药品的行为。
在23日举行的贯彻落实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方案电视电话会议上,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局长邵明立指出,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通过专项行动的开展,积极探索和完善对利用互联网宣传销售假药等各种假药违法行为的有效打击模式和方法。
|
1、本网部分资讯为网上搜集转载,为网友学习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业用途,且均尽最大努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第一时间与本网站联系,联系邮箱:tignet@vip.163.com 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妥当处理。对于本网转载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虎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