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医药商业领域中小企业众多、商业秩序混乱、地方割据严重、竞争尤为激烈等稍有区别,医药工业领域的竞争环境相对有利,毛利率、投资回报率等更是远远超过医药商业的平均水平。占尽政策、渠道、资金等优势的国药等商业“大佬”,一俟全产业链的产业版图构建完成,无异于如虎添翼。
在深耕细作医药商业十几年、成为我国医药业首屈一指的大佬之后,国药集团再次施展并购财技,但这一次的目标却是医药工业。4月22日,中国医药集团与山西威奇达药业在山西大同签署协议,通过股权收购和增资扩股的方式对威奇达进行重组。这是国药集团在医药工业领域展开自主并购的第一步,也是其打造全产业链努力的一部分。国药的举动与意图一时引发业内高度关注。
基于在医药商业方面得天独厚的渠道等优势,国药集团一直专注于全国范围内的医药流通,并藉此铸就伟业,但在医药工业方面则差强人意,仅保留了精神麻醉产品等很小的一块。2009年国药集团实现收入650亿元,其中流通业务占比超过了80%,作为一个志在长远的医药企业,国药的产业结构显然失衡。在医药商业的超常规发展不可避免地触及天花板之后,国药集团在医药工业方面主动出手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值得注意的是,在重组山西威奇达之前,国药集团已经在工业方面有所动作,把中生集团和上海医工院纳入囊中,但那更多的是出于国资委央企战略及行业整合等考虑,而非从市场及产业等层面的全面谋划与布局。而威奇达国内7-ACA主要生产商的产品结构,与国药旗下的国瑞药业、致君制药等制剂生产企业在产品线上有机衔接的上下游关系,显然满足了国药构建全产业链、上下游通吃的迫切需求。在重组协议中,国药就表示将进一步扩大产能,实现1200吨7-ACA和300吨克拉维酸的生产规模,计划2015年威奇达销售收入超过30亿元——可谓野心不小。
以国药的一贯风格看,下一步针对医药工业的并购将继续并加速。国药已提出2010年医药工业板块100亿产值的目标,单纯依靠原中生集团旗下的生物制品、威奇达的7-ACA等显然不足以实现,加大发展化学制药的力度势在必行,而兼并收购几乎是唯一的选择。
业内关心的是:商业企业涉足或重回医药工业会成为潮流吗?从政策的角度看,这显然符合当前国家积极倡导的转方式、调结构的要求,资本市场也乐见这样的结果。有人说:“得工业者得天下。”医药工业的重要地位由此可见一斑。与医药商业领域中小企业众多、商业秩序混乱、地方割据严重、竞争尤为激烈等稍有区别,医药工业领域的竞争环境相对有利,毛利率、投资回报率等更是远远超过医药商业的平均水平。占尽政策、渠道、资金等优势的国药等商业“大佬”,一俟全产业链的产业版图构建完成,无异于如虎添翼。这也是全产业链对商业“大佬”们的最大诱惑。
|
1、本网部分资讯为网上搜集转载,为网友学习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业用途,且均尽最大努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第一时间与本网站联系,联系邮箱:tignet@vip.163.com 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妥当处理。对于本网转载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虎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