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防范药品制售、使用单位瞒报迟报药品不良反应,国家药监局日前发文征求社会意见,细化对于此类问题的处罚措施。
以往发生药品不良反应事件,药企或医疗机构如果隐瞒不报造成严重后果,一般直接由司法部门追究相关单位和负责人的责任,或直接吊销制造企业的药品生产资格。而在《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修订草案)》中,药监局细化了此类事件的究责及处罚。 根据办法,药品生产企业存在瞒报现象,将视情节严重程度,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并处5千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可暂停药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撤销药品批准证明文件,吊销《生产许可证》;触犯刑法的,其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将追究刑责。 而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存在瞒报问题,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5千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会同有关部门对主要负责人、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依法给予降级、撤职的行政处分,吊销当事人的执业证照;造成严重危害后果,触犯刑法的,其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将追究刑责。(来源:新京报) |
1、本网部分资讯为网上搜集转载,为网友学习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业用途,且均尽最大努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第一时间与本网站联系,联系邮箱:tignet@vip.163.com 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妥当处理。对于本网转载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虎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