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个人无须多缴费,从今年8月起,广州的医保参保人看门诊就能享受最高65%的报销了,报销额每月最高300元封顶。据悉,此举将惠及全市260多万参保人,而统筹基金支出预计每年约增加17亿元左右。
260多万参保人受惠 近日,市劳动保障局、财政局、卫生局及物价局联合印发了《广州市城镇基本医疗保险普通门诊医疗费用统筹办法(试行)》(下称《办法》),并从下月起施行,参保人则从8月1日起就可享受普通门诊统筹待遇。 在昨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市劳动保障局局长崔仁泉表示,广州职工医保、“灵就”人员医保目前还只能享受住院、门诊特定项目和指定门诊慢性病。对于普通门诊,制度安排上主要通过有限的个人医疗账户资金保障,部分年老、多病的参保人普通门诊医疗负担显得较重。此项政策施行后,预计将惠及约260多万参保人。 灵活就业人员同享报销 崔仁泉说,《办法》坚持用人单位和个人不需另缴费原则,充分利用现有统筹基金扩大保障范围。根据灵活就业人员和外来从业人员缴交的基本医疗保险费和患病特点,对此两类人群虽无个人医疗账户划拨,也给予享受普通门诊统筹待遇,但待遇水平低于划扣个人医疗账户的人员。 此外,凡参加本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及外来从业人员医疗保险的人员,单位和个人均不需另行办理参保手续,即可享受普通门诊医疗待遇。 据悉,目前,参保人员的个人医疗账户资金结余较多,为更好地发挥其医疗保障效率,《办法》规定,从统筹基金划入(不涉及个人缴交的医保费)的个人医疗账户资金中,提取部分资金建立普通门诊统筹基金。崔仁泉称,在给予普通门诊统筹待遇的情况下,划扣部分个人医疗账户的资金,不仅不会损害参保人的利益,反而可以通过统筹,提高对参保人的医疗保险待遇水平。 门诊统筹金倾斜基层机构 崔仁泉说,在起步初期,统筹金对参保人普通门诊基本医疗费的总体支付比例约为60%。今后,将根据基金的收支情况,逐步提高普通门诊医疗统筹待遇水平。 记者了解到,普通门诊统筹金的支付比例明显倾斜于基层医疗机构,有利于引导参保人小病进基层医疗机构,享受到便利、廉价的医疗服务。 据悉,今年7月份,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为参保人办理享受普通门诊统筹待遇登记、识别,并建立普通门诊医疗统筹基金;而从8月份起,拨转统筹基金,划扣参保人个人医疗账户,参保人于划账当月享受普通门诊统筹待遇。 热点释疑 市劳动保障局医保处处长张学文: 按月报销比按年划算 新闻发布会后,市劳动保障局医保处处长张学文还就众所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了解答。 问:每月300元的报销限额是怎么计算出来的?为什么不能按每年3600元的最高额度来报销? 张学文(以下简称“张”):我们测算过,在大医院看门诊的平均费用是150元,而小医院则不高于80元。平均每个参保人每月看小病不到大约2 .4次。300元的封顶额对87%的人来说是够用的。 不按3600元的年度额来封顶,对参保人来说是有利的,避免他一次看病就花掉数千元报销额,后面如果再得病就没办法报了。另外,也能减轻基金的支出,降低风险。 问:如果我是一名退休职工,能不能帮我算笔账到底是吃亏了还是得利了? 张:在职职工按缴费工资的1%从个人账户划拨到统筹基金中,而退休职工则是按上年度社平工资的1%来划拨。去年的社平工资为3780元,本来划入退休老人个人账户的为5.1%,即192.8元,现在要减去1%即37.8元,也就是说到他们个人账户的钱每月变为近150元。老人相对多病,虽说少了这37.8元,可是最多可多报300元/月,还是很划算的。 问:异地就医者又能从新政策中得到什么好处? 张:异地就医包括两种情形,一是异地安置者,也就是广州参保退休后回老家养老的,其基数按上年度社平工资算,一个月2%包干大约有70多元,每月打入其个人账户,不管他有没有病,一年下来也有800多元。而另一种情况是异地工作者,按个人缴费工资的2%来包干。这即解决了异地就医零星报销、两地奔波的烦恼,也有利于监控,一举两得,在全国也属首创。 问:新政策实施后,广州参保人需要做些什么事?怎么更换定点医院? 张:只需选择“一大一小”两家医院作为其定点门诊医疗机构。广州市本级现有定点医院473家可选择,小医院包括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一级医疗服务机构和二级以下中医服务机构近300家。而到9月1日前,可选择的定点医院将达500多家。 而选择定点门诊医院也不需要去医保中心。8月1日后,参保人到医院就医,出示医保卡后,系统将默认此医院为其定点医疗机构。一般来说,一个社保年度内不允许更换定点医院。但如果参保人因为工作调动、户口迁移等特殊原因,可以向医保经办机构申请变更。 政策摘引 适用人群 参加本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医疗保险及外来从业人员基本医疗保险的人员,在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期间,同时享受通门诊统筹待遇。 参加本市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人群的普通门诊保障,仍按《广州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行办法》(穗府办〔2008〕22号)的有关规定执行,在新年度拟增加非从业人员普通门诊待遇。 至此,本市医疗保险参保人的普通门诊医疗保障即实现了“全员覆盖”。 资金来源及筹集标准 参加本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在职职工,以本年度本人基本医疗保险月缴费基数,按每人每月1%的标准,从其个人医疗账户中划扣。 参加本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退休人员,以上年度本市单位职工月平均工资为基数,按每人每月1%的标准,从其个人医疗账户中划扣。 参加灵活就业人员医疗保险的人员,以上年度本市单位职工月平均工资为基数,按每人每月1%的标准,从其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中拨转。 参加外来从业人员基本医疗保险的人员,以上年度本市单位职工月平均工资为基数,按每人每月0.7%的标准,从其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中拨转。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医疗保险统筹基金和外来从业人员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对普通门诊统筹金给予补助。 支付范围 普通门诊统筹金支付参保人的普通门诊基本医疗费用,应当符合本市基本医疗保险普通门诊统筹药品目录、诊疗项目目录范围及基本医疗保险的相关规定。 待遇范围及标准 普通门诊待遇范围包括: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特定项目及指定慢性病门诊待遇以外的门、急诊医疗待遇。 普通门诊待遇标准:参保人按规定就医发生的普通门诊基本医疗费用,由普通门诊统筹金按以下规定支付(详见左下表格)。 门诊就医管理 参保人应当在本市定点医疗机构中,选择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或指定基层医疗机构)及其他医疗机构各1家,作为其普通门诊就医的定点医疗机构。 参保人在指定的专科医疗机构进行相应专科门诊就医不受选点限制。(来源:南方都市报 采写:本报记者 朱丰俊 通讯员 林甲松) |
1、本网部分资讯为网上搜集转载,为网友学习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业用途,且均尽最大努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第一时间与本网站联系,联系邮箱:tignet@vip.163.com 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妥当处理。对于本网转载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虎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