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后,疫苗、血液制品、注射剂,以及用于急救、孕婴或危重症病人的多种药品,被查存在造假行为,将被直接认定为“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由造假查处地药品监管部门及时移送司法机关,对假药制售者追究刑责。
为配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生产、销售假药、劣药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实施,昨日,国家药监局发出通知,划定涉嫌犯罪的多种假药制售行为,强调各地药品监管部门不得“以罚代刑”,即不能以罚款、责令改正或吊销生产许可等行政处罚,替代对制假售假责任人的刑事责任追究。 按照《刑法》规定,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要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不过,国家药监局监察局副局长崔恩学坦言,基层药监人员反映,目前的刑事处罚力度尚轻,“在一些案件的查处中,以前被刑事处罚过,但因刑期短,出来后又继续制售假药。” 国家药监局新闻发言人颜江瑛表示,对于为假劣药品刊播广告,进行虚假宣传的责任人,将按照制假售假者的共犯查处。 颜江瑛呼吁媒体加强对药品广告的审查,“近来屡次发现的药品制假案件,都是从媒体的非法药品广告上面开始的,虚假宣传药品疗效,让公众上当受骗,说轻了是惟利是图,说重了就是谋财害命”。(本文来源:新京报 作者:魏铭言) |
1、本网部分资讯为网上搜集转载,为网友学习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业用途,且均尽最大努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第一时间与本网站联系,联系邮箱:tignet@vip.163.com 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妥当处理。对于本网转载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虎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