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袁国礼)今后,消费者如果发现医疗器械广告中出现“无效退款”、“无毒副作用”等词语时,就可向有关部门举报,识别是否为虚假宣传和违法广告。昨天,国家工商总局等3部门发布新的《医疗器械广告审查发布标准》,将于5月20日起施行,标准规定了医疗器械广告禁止出现的情况。
据了解,《医疗器械广告审查发布标准》由国家工商总局、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共同发布,5月20日起施行。根据新标准,医疗器械广告中涉及改善和增强性功能内容的,必须与证明文件中的适用范围完全一致,而且不得出现表现性器官的内容。报纸头版、期刊封面,电视台、电台在早上7点至晚上10点之间,不得发布含有上述内容的广告。 新标准规定,此类广告不得含有有效率、治愈率、表示功效的断言等,不得使用类似“研究发现”、“实验或数据证明”等用语,也不得出现“安全”、“无毒副作用”、“无效退款”、“无依赖”、“保险公司承保”等承诺性用语,以及“最新技术”、“最先进科学”、“国家级产品”、“填补国内空白”等绝对化或排他性用语。 新标准规定,此类广告不得明示或暗示该产品能应付现代紧张生活或升学、考试的需要,能帮助改善或提高成绩,能使精力旺盛、增强竞争力等,不允许怂恿购买使用,“家庭必备”、“热销”、“抢购”、“试用”等用语,也不得出现。 新标准同时要求,此类广告不得在未成年人出版物和频道、节目、栏目上发布,不得以儿童为诉求对象,不得以儿童的名义介绍医疗器械。(来源:京华时报) |
1、本网部分资讯为网上搜集转载,为网友学习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业用途,且均尽最大努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第一时间与本网站联系,联系邮箱:tignet@vip.163.com 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妥当处理。对于本网转载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虎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