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社1月23日讯 据相关媒体报道,美国礼来与和记黄埔医药(上海)有限公司日前签下一项新药研发协议,将共同开发癌症及炎症性疾病中的多个靶点,双方此次合作金额超过1亿美元。在经济严冬之下,大家都在捂紧口袋收缩战线,而礼来与和黄意欲为何? 首先,医药产业的基本属性决定了它具有较强的抵抗金融风险的能力,疾病也不会因为经济萧条而不来骚扰人们的健康,本次合作研发一旦成功,应该有不错的市场前景。而近段时间以来,药企的用工计划似乎也证明了这个行业确实拥有较强的抵抗金融风险的能力。在重庆,甚至有30多家药企一次性“抛出”5000多个就业岗位。 所以,从理论上分析,医药行业无所谓“逆市”、“顺市”,企业何时投资、在哪儿投资,对金融危机的考虑并不会太多。当然,退一步讲,即使金融危机对医药行业造成一定冲击,但中国经济在2009年仍将努力确保8%左右的增长速度,仍是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这样来看,外资青睐中国也在情理之中。此外,中国广阔的“战略纵深”仍然能给制药大企业许多“回旋余地”,拥有独特疗效的产品仍能带来丰厚的回报。 其次,行业普遍看好医改新政,认为医改会给医药行业带来市场扩容的机会,因而拥有较强的投资信心。再次,在华做研发较国外的成本优势依然明显。中国在医药研发方面的优惠政策对国外研发机构也具有较大吸引力。近年来,罗氏、阿斯利康等众多跨国知名药企都在中国建立了研发中心并逐步扩大了投资规模,这对于促进我国经济重心从低成本的制造业向高科技产业转移具有一定意义。 另外,跨国药企一般都拥有较为充裕的现金流。美国标准普尔旗下的Capital IQ最新统计数据证实,美国药企普遍都还有大量的现金和短期投资,这也是中外合作得以实现的重要原因。同时,大量跨国药企的在华动作也带给本土药企更多的挑战,国内医药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余勇)
|
1、本网部分资讯为网上搜集转载,为网友学习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业用途,且均尽最大努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第一时间与本网站联系,联系邮箱:tignet@vip.163.com 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妥当处理。对于本网转载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虎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