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新的研究模式将实现与多方共享药物开发的风险,并降低相关的研发费用,减轻药厂巨大的负担和压力。假如能成功开发出某个新药,就不愁找不到买家。这是一种大胆的尝试,走出了大型制药公司的固有模式(即利用卖药所带来的巨大现金流来资助庞大的研究开发项目),试图摆脱大药厂人浮于事的低效率作为。效果如何,只能拭目以待。
点评:“药界巴菲特”出手不凡
西蒙兹所主导的投资基金,对如饥似渴的生物技术公司来说可谓“及时雨”。不过,要做好这样的早期投资,不仅需要勇气、智慧、耐心和运气,同时也需要被投资方的默契配合。目前早期研发项目的估值已经大大降低,这对投资者而言是个很好的机遇,华尔街和高盛对这位投资高手亦充满信心和期待。
“药界巴菲特”西蒙兹是医药行业内的资本运作和并购高手。他于1997年加入Zeneca,几个月后,参与并购瑞典Astra药厂的项目,并迅速赢得了华尔街股票分析师的赞赏,成为医药行业内锋芒毕露的CFO之一。在2005年竞岗阿斯利康CEO失利后,西蒙兹于2007年离职加入高盛。
早期新药开发一直是投资者的关注盲点,大部分投资者处于风险防范的境地,故意远离临床Ⅱ期之前的项目。也就是说,他们一般只对POC(概念验证)的项目感兴趣。这样的投资心态和生态,令新药开发的种子和青苗越来越少。高盛有勇气扮演新药的“天使投资人”,这是非常令人振奋的事。它的主动出击,给目前恐惧万分和死气沉沉的生物医药投资界带来一股清风。
不过,在没有看到高盛的具体投资项目前,不宜妄加评论,因为真正投资新药开发早期的项目和公司实在是太少,风险太大,目前资金缺口很大,不足部分主要靠“天使投资人”和慈善资本扶植和补贴。如果像高盛这样的新一波投资基金和西蒙兹这样的专业投资者能够不断涌现,通过大胆的摸索和实践增加生物医药创新项目的扶植力度,或许早期项目被冷落、后期项目又过于“血拼”的不对称现状能够得以改变。 |
1、本网部分资讯为网上搜集转载,为网友学习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业用途,且均尽最大努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第一时间与本网站联系,联系邮箱:tignet@vip.163.com 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妥当处理。对于本网转载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虎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