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血液制品告急 各大医院凝血八因子出现断货现象
各大医院人血白蛋白奇缺,而治疗血友病的凝血八因子更是一药难求,只能用血浆替代
“医院已经快两三个月没有凝血八因子药物了,病人只能靠输血浆来保命。”近段时间来,广州不少医院血液科的医生均反映,凝血八因子出现断货现象。另外,诸如人血白蛋白一类的血制品药物,各大医院也经常缺货。专家认为,需求量加大和血液制品管制等都是造成缺货的原因之一,对于短暂的缺货,建议通过扩大进口来解燃眉之急。
人血白蛋白缺货 储量从5000支剧减到十几支
据某三甲医院药剂部副主任介绍,该院使用人血白蛋白最高峰时达每个月7000支;供应平常急救危重病人使用,需要5000多支;平常一般储备5000多支。“但是现在我们医院的库里只有十几支了,而且全部是不同品牌的,是我们到处求药品经销商才得到的这十几支。”
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药剂部副主任医师吴红卫说,因为人血白蛋白紧张,只能保证住院病人用药,如果门诊病人需要人血白蛋白,需接诊医生写申请,获得该门诊科室主任的签字同意后,才能给门诊病人用人血白蛋白。
病人自寻高价药救急
据某三甲医院药剂部主任透露,一名肝癌病人花了十几万做手术,术后有并发症,必须用人血白蛋白救急,如果没有就会死亡,但医院当时没有该药。已经花了十几万,如果生命停止于几百块的药,从经济上来说,病人和其家属都很难接受。“医院加紧寻药的同时,那名病人的家属也找了很多关系,最后辗转在汕头一个小药店买到了人血白蛋白,国家发改委规定的最高零售价是330元,但他买的零售价是730元。”该主任透露,危重和疑难病患汇集到该院,重大手术也多;肝胆外科、移植科等部门人血白蛋白需要量大,而且都是危急病人,花了几十万做手术,但术后有并发症,没有人血白蛋白救命就一切前功尽弃。
拿不到药家属迁怒医生
一名三甲医院的药学部主任向记者讲述,人血白蛋白进货紧张,医院的原则是,人血白蛋白只救急,一些可用可不用或者不涉及到生命危险的,就不给用,医生普遍被灌输这种思想。
“上个星期,我们拿到药,分给一名做了肾脏移植手术的老人,她有术后并发症,但是只能给两支,等第二天找到药后再给她。她女儿就将我拦在医院,偏要4支,但是药已经分给别的患者了,而且当天给她用两支也就够了。我将这些情况都解释给那名老人的女儿听,但她的女儿就听不进去,指着我的鼻子就骂。”该主任无奈地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凝血八因子断货 两三个月来都用血浆替代
不仅人血白蛋白出现缺货现象,凝血八因子更是一药难求。南方医院血液科教授、血友病治疗中心负责人孙竞医生介绍,凝血八因子缺货已有2~3个月时间,很多病人到医院来治疗时,药房都没有凝血八因子供应,对于紧急的病人,他们只好给病人输冷沉甸血浆来救命。由于血浆里只含少量的凝血八因子,病人往往要输500~1000毫升才够量。
另外,输血浆也会增加血源性疾病感染的几率,比如说乙肝、丙肝、艾滋病等。记者从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等也了解到,这些医院已有近两个月没有凝血八因子,为了治疗,一方面是病人自已出去找药,一方面是医院到处从各医院挪借,尽可能解决病人急用之需。确实没有药物的时候,他们只好对病人进行冰敷止血、吃止痛药或是减少活动等来保守治疗。
为何出现缺货?
价格偏低企业宁愿出口
“330元进入医院再330元卖给患者,医院亏本在卖。”某三甲医院药剂部主任说,“目前的血液制品和国际油价一样,应该根据来源和需求定价,在血浆紧张,需求量大的情况下,价格还一直保持不变,可能有点不合理。据我了解,有些企业也持观望态度,在等待发改委调价。”某位药品采购专家认为,也不排除个别企业将血液制品囤积。
“我了解到,一些企业将血液制品出口,能卖到60~70美元之间,折合人民币是500多元,比国内高出近一半的价钱。”该主任说,这种价格的不合理也导致血液制品违规买卖,使老百姓花更多钱从不同渠道去购买,“政府一心想为老百姓好,想降低药价,为看病贵浇水降温;但是现在遇上血源减少、生产周期加长等问题,是特殊时期,政府是否应该先调整价格渡过这个特殊时期?”该主任认为。
需求量大生产跟不上
在分析血液制品出现的短缺现象时孙竞认为,原因主要有:一是随着经济发展,病号的经济条件有所好转,很多血友病人一感到不舒服,普遍都选择用凝血八因子,从而造成了需求量加大。
二是血液制品严格管制后,生产厂家缺乏血浆来源。据了解,国家同时制定了更为严格的血制品生产管理标准,按照新的标准,采集的血浆必须放置3个月之后才能用于生产,提炼出的血制品还必须经过一定时间的检测期才能投放市场。按照这样的生产周期,即使现在供应足够血浆,加工生产,短时间内也难以解决目前的缺货状况。孙竞认为,血液制品的管制是必要的,这种缺货的现象也是短暂的,可以通过国外进口来解决燃眉之急。
血站规范后血源更紧张
|
1、本网部分资讯为网上搜集转载,为网友学习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业用途,且均尽最大努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第一时间与本网站联系,联系邮箱:tignet@vip.163.com 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妥当处理。对于本网转载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虎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