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的趋势是,2006年中国会展业将更加务实和理性,2006年可望成为中国会展业“中小年”、“节庆年”和“转型年”。
会议:回归理性实效发展 门图特先生的著名言论“如果一个大型国际会议在一个城市召开,就好比一架飞机在城市上空撒钱”在中国并不灵验,甚至有时候得出的是相反的结论。在2005年的各种会议论坛中,“城市”是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这凸现了中国“城市运营商”们寻求城市发展和突围的躁动心态。尽管没有确切的统计数字,但是国际、国内各行业的会议层出不穷是有目共睹的。 有确切消息表明,国家对于国际会议将持更加谨慎的态度,相关审批手续也将更加严格。2006年对于中国会展业来说,回归理性首当其冲的应当是会议业。那些缺乏实效、会而不议、论而不谈的项目将逐渐失去生存的空间,更多关注行业会议的时效性和企业推介性质的会议将成为趋势。 展览:中小城市多为中小规模 近几年中国会展业受“德国潮流”的影响,很多城市把展览定位在了专业展上,动辄就是“慕尼黑如何汉诺威怎样”。这给除了北京、上海、广州之外的很多中小城市造成了误区和发展上的障碍,大型城市特别是第三产业发达的城市,发展专业展和规模型展览是有理由的,但是对于绝大多数中小城市就不是这样。 新的一年国内的展览项目将仍然会增加而不会减少,并呈现“两极化”发展趋势。一方面,品牌会展通过合资、兼并、收购而实力更加强大;另一方面,在许多城市经历了实践、失败和各种渠道获得的经验教训之后,经过更加理性的思考和研究,将把中小城市展览项目定位于向着多元化、小规模、高频率、社会型、体验式发展。而从广州“中国中小企业博览会(中博会)”等反映出的种种迹象来看,国内中小型企业的参展意识和意愿显然也在不断增强;与此同时,在国际层面,一些欧美、日韩的国际机构近期纷纷发表报告指出:“在世界500强先后进入中国之后,如今已经是中小企业进入中国发展的良好时机。” 2006年,中国展览业将迎来中小城市和中小企业全面对接的“中小年”。 节事:节庆经济崭新亮相 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习俗和各种历史传承的民俗节庆,是一份有待挖掘的文化宝藏,很多民族节日世界闻名,每年都有大量国际友人慕名而来。对于中国的300多个地级城市和2000多个县级城市来说,把各地文化历史传承的或者新衍生出的节庆活动相应的加以组织和运作,比不切实际的举办展览或者会议更具有现实意义。所以,理性地把节庆经济作为地方城市的经济助推器,既有经济效益,更具有社会效益,其中蕴含的机会绝不会逊色于会展活动,并且更适合中国的国情。 2006年也因此将有望成为中国的“节庆年”。 场馆:提升综合运营能力 中国会展场馆发展的畸形是有目共睹的,一方面是北京、上海等几个大城市展馆面积不足,制约着展会项目和展览业的规模化发展;另一方面,中小城市场馆入不敷出,最终造成中国展馆综合使用率仅15%。 2006年,中国会展场馆必需更加理性地定位。但是会展中心也同时是一项城市功能,其存在的合理性不能完全被商业所替代,从而成为一种少数人享有的设施,失去其社会价值。 尽管在我们2005年底同国际商报发布的《中国展览场馆运营调查》中显示,中国的展览场馆在独立运营能力方面最有欠缺,但是,2006年我们仍将期待中国展览场馆的“转型年”。 组办方:问责制使办展更加规范 在2006年,“国营会展”的模式将随着服务型政府的建设逐渐得以打破,“市场”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同时,依据国务院2005年3月印发的《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中的规定:“行政机关违法或者不当行使职权,应当依法承担法律责任,实现权力与责任的统一。依法做到执法有保障、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侵权要赔偿。”国家问责制已经逐步确立,会展项目也将越来越多地实行“谁主办谁负责”,原来凭借各种“关系”就随便给别人挂名、贴牌的现象将得到制约,骗展现象也因此将得到某种程度的遏制。 服务商:新型专业化服务异军突起 在会展业中,传统的服务商概念是为会展项目提供设计搭建、设备租赁、招商代理、广告策划、现场礼仪等服务的组织和人群。 2006年,一批以提供行业咨询、管理信息系统、网络信息服务和传媒服务的新兴服务商将有较大的发展,他们将与传统服务商一起服务于会展经济产业链中的各个环节,进一步提高中国会展业的综合竞争能力。 参展商:结构转变大势所趋 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那一刻起,中国企业面临的所有问题都可以归结为三个字,即:国际化。 从2002年中国三大家电巨头淡出“广交会”到2005年中国贸促会在德国纽伦堡举办的“亚洲消费品展览会”和中国的吉利、江铃、华晨汽车品牌首次整车参展法兰克福车展,再到2006年1月TCL彩电高调亮相拉斯维加斯消费电子展(CES),种种迹象说明,中国的参展商已经更多地把目光投向了国际展台。 2006年,这种趋势将更加明显,这必将引发中国国内某些行业展会的参展商发生“腾笼换鸟”的结构性转变,即已经壮大的实力型企业更多地参与国外的国际展会,而一批成长型企业即中小企业也将加入进来。同时,随着同行业展会之间的竞争和公众信息的传播,参展商对于展会的选择也更趋于理性。 民营会展公司:联合将成为必然选择 中国的民营会展企业(这里主要指组办者,不包括服务商)是生存在政府主导型展会和国际会展项目不断向中国进行品牌移植的双重压力下的,同时也是最为活跃和最有意愿“突围”的群体。 2006年,正如中国贸促会会长万季飞所讲的那样:“有条件的展览公司可以通过兼并、收购、相互参股、结成战略联盟等方式壮大实力”。以开放、合作、共赢为共同目标的民营会展集团有望出现,这不仅将彻底改变中国国内会展业的竞争格局,也将大大加快中国会展业的国际化进程。 国际会展公司:开始关注中小城市 2005年是国际会展公司进入中国最频繁的一年,与以往不同的是,这些企业的来源更加广泛,选择的区域也从大型城市开始转向其他区域。除了德国、新加坡、英国之外,更增添了金沙集团这样的美国巨头。他们一方面更多地把目标放在与有潜力的政府型或者民营会展企业的项目合作和收购上,另一方面也尝试在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上做战略投资。 与国际企业同时进入的还有国际会展组织,他们在中国会展业国际化的征途上纷纷“祭起”认证的“法宝”,为中国的会展项目取得国际认同打开通道,促进中国会展业的规范发展。美中不足的是:他们似乎并不能给国内展会带来多少收益。 不论是采取项目合作还是企业合作,国际会展企业在中国的收效还是颇丰的。在2006年,这种趋势将继续延续下去,同时,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些国际会展企业已经不满足于在中国大型城市层面的竞争,他们正在寻求其他有独特潜力的地区合作,因此,中国的中小城市也很有希望获得合作的机会。 人才培养:师资成为必补的一课 当我们在2001年还在感叹中国的院校没有一家涉及会展教育的时候,2005年仅浙江就有20多所院校开设了相关专业或者教学方向,与此同时也先后涌现出了几十本会展业书籍。而在会展理论研究方面则更是几乎要把这样一个边沿应用学科变成主流。 与此不相适应的是,国内的会展教学受到多种体制的限制,无法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所培养出来的学生与其他专业的学生并无本质区别。 “师者,所以传道、授 |
1、本网部分资讯为网上搜集转载,为网友学习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业用途,且均尽最大努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第一时间与本网站联系,联系邮箱:tignet@vip.163.com 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妥当处理。对于本网转载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虎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