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两年多的“阵痛”,新医改方案即将“呱呱坠地”。国家发展改革委10月14日在其网站发布了《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征求意见稿)》(下简称为《征求意见稿》),公开向社会征集意见。
《征求意见稿》洋洋洒洒一万多字,从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完善医药卫生体系等各个方面都做了阐述。面对这份含有不少专业词汇的方案,老百姓有些摸不着头脑。家住北京市的李先生的疑惑颇具代表性:“这么多规定,到底哪些能让我们看病不再难、不再贵?”
实惠一:全民医保让城乡居民均等享受公共卫生服务
《征求意见稿》提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乡医疗救助共同组成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分别覆盖城镇就业人口、城镇非就业人口、农村人口和城乡困难人群;建立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完善以小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医疗服务体系;公共卫生服务主要通过政府筹资,向城乡居民均等化提供。
解读:据了解,全国80%的医疗资源集中在大城市,其中30%又集中在大医院,1/3的县级以下卫生机构处于瘫痪状态。44.8%的城镇人口和79.1%的农村人口没有任何医疗保障,看病自掏腰包,高额的医药费让病人“身心俱痛”。医疗保障是医改的核心。按照《征求意见稿》的规定,新医改方案实施后,我国居民将全部纳入医保体系,卫生资源分布将更加均衡,老百姓不受年龄、地域、职业等限制均等享受公共卫生服务。这非常有利于缓解“看病难、看病贵”。
群众反应:出台全民医保是好事,但是政策具体落实是否到位?应该成立专门的“治疗评估机构”来评估那些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治疗病人的方法是否合理,是否采用小病大治或者做没有必要的检查等手段来骗取钱财等。
实惠二:坚持公立医院“公益性”,让医患双受益
《征求意见稿》提出:推进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从有利于强化公立医院公益性和政府有效监管出发,积极探索政事分开、管办分开的多种实现形式。同时明确,公立医院要遵循公益性质和社会效益原则,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优化服务流程,规范用药检查和医疗行为,深化运行机制改革。
解读:公立医院是我国医疗机构的主体,但面临着经费不足、自谋生路的压力。据了解,目前政府每年的投入约占公立医院经费的15%,其余部分都得靠挣钱自筹。医院为了生存和发展,必然出现一些“趋利”行为,“公益性”被弱化。新医改方案提出公立医院改革必须遵循公益性质
|
1、本网部分资讯为网上搜集转载,为网友学习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业用途,且均尽最大努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第一时间与本网站联系,联系邮箱:tignet@vip.163.com 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妥当处理。对于本网转载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虎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