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要内容:历时15年、近4000万字的划时代本草学巨著《中华本草》,日前通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家组的验收。专家指出,《中华本草》的编纂是我国历史上第六次官修本草,也是明代以来政府组织的最大规模对本草学的全面研究,被誉为新的《本草纲目》。
历时15年、近4000万字的划时代本草学巨著《中华本草》,日前通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家组的验收。专家指出,《中华本草》的编纂是我国历史上第六次官修本草,也是明代以来政府组织的最大规模对本草学的全面研究,被誉为新的《本草纲目》。
“《中华本草》编纂”研究课题于1989年立项,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南京中医药大学总负责,全国65家医药院校和科研单位的507名专家参加。全书包括《中华本草》精选本上、下两册,载有535味常用中药,附插图1383幅;《中华本草》30卷本,共10册,载药8980种,插图8534幅;《中华本草》民族药4卷本,分别为藏药卷、蒙药卷、维吾尔药卷和傣药卷,共载民族传统药材1641味。
《中华本草》集数千年本草学发展之大成,篇幅是《本草纲目》的20倍,载药数量是《本草纲目》的5.6倍,以及所用参考文献资料,都是我国迄今最多的一部中药著作。该研究还充分吸纳了20世纪本草学的新体系和新科学研究成果,有史以来第一次将藏、蒙、维、傣等民族药纳入汉文本草系统,其科学的编纂体例、准确的文献考证、齐全的检索功能、密切的医药结合,是历代任何一部本草著作都无法比拟的,标志着本草学的发展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
1、本网部分资讯为网上搜集转载,为网友学习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业用途,且均尽最大努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第一时间与本网站联系,联系邮箱:tignet@vip.163.com 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妥当处理。对于本网转载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虎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