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蒋的家在北碚区蔡家岗镇太平村。“我有这个想法已十年了。”老蒋说,十年前看过的一篇报道让他想到了捐献遗体用于医学事业,“那篇报道中称,因捐献遗体少,我国医学专业的学生们,常常没有机会解剖尸体。缺少实践基础,医学怎么能走到世界前沿?”
2006年初,老蒋查出患有直肠癌,并到了中晚期。两年多来,他做过4次手术,花去医疗费近10万元,那些钱全是家人东拼西凑来的。这段时间,老蒋捐献遗体的想法更强了,不过,因为忙着四处治病,登记一事一再耽搁。
一个月前,老蒋病情突然加剧,他将唯一的女儿蒋英叫到病床前:“你一定要快去帮我把这事办了,我临死前看不到那一纸协议的话,我死了也不会原谅你。”
女儿不敢怠慢,赶紧与北碚红十字会联系。7月24日,她终于将登记表带到父亲的病床前。见心愿已了,老蒋心情愉悦了,病情竟奇迹般好转了:“我死后,立即通知遗体接收单位,来把我运走,不准搞追悼会,不许搞排场。”老蒋严厉地告诉女儿。
“他虽然是一个农民,也没什么文化,但一向反对封建迷信,所以他做出这个决定我们并不意外,只能理解支持他。”妻子田一会说。
据了解,老蒋是在北碚区红十字会登记的首个农民遗体捐献者。市红十字会宣传部部长徐凡告诉记者,我市实施遗体捐献的人数每年都在增加,但绝大部分都是受过高等教育,或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在农村,因受教育程度和传统观念的影响,像老蒋这样的农民遗体捐献者极少。
|
1、本网部分资讯为网上搜集转载,为网友学习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业用途,且均尽最大努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第一时间与本网站联系,联系邮箱:tignet@vip.163.com 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妥当处理。对于本网转载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虎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