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成都晚报报道,“大部制”无疑继续成为昨日四川代表们热议的焦点问题。除建设部门、劳动保障部门外,卫生部门也是这次机构改革涉及到的部门之一。记者就此采访了来自卫生领域的部分代表、委员。
有助控制药费过快增长
曾经在市卫生局担任了十年副局长的全国政协委员、市政协副主席李铀认为,此次卫生部职能调整走出了“大卫生”格局的第一步。新的“大卫生部”除了本来的医疗行政管理职能,还将负责制定药品法典,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等,“从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建立到药品供应,再到医疗服务都由一个部门来管,责权明确,这对于保证群众基本用药、控制药费过快增长、缓解百姓看病贵问题是个"利好"消息。”李铀说。
这次改革还明确了由卫生部承担食品安全综合协调、组织查处食品安全重大事故的责任。对此,李铀认为,不仅是食品安全,今后应还会有更多涉及群众健康的政府职能将并入到“大卫生部”。
为下一步的医改开了个好头
根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药监局并入卫生部。对此,全国人大代表、省卫生厅副厅长王正荣认为,“药监"回归"卫生是正常现象。药和医是分不开的。”他说,过去药品由药监部门管开发、生产和制定标准,而卫生部门只管看病治病,因此滋生了看病贵、药监腐败等一系列问题。医药卫生是一个复杂的体系,调整后,统起来管便于理顺、协调各方面关系。这对于下一步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比如在用药制度、医药经济分开等方面的变革和管理都有好处。
成都还要结合统筹城乡实际
到了市这一级,是否会对机构进行相应调整呢?全国人大代表、市政协副主席、四川大学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院长侯一平认为,中央对此有明确态度,即除中央有原则要求上下对口外,省市不搞“一刀切”。在遵循这一原则的基础上,成都作为站在改革前沿的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在机构的设置和调整上,比如市卫生局和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是否合并,还应考虑到城乡统一协调发展的需要,服从于统筹城乡发展和试验区建设的总体规划。
1998年机构改革,药政管理局脱离卫生部,与原国家经贸委管理的国家医药管理局合并,成立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卫生、药监两部门正式分家。2003年机构改革,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基础上组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专家认为,条块分割、政出多门的监管方式已经暴露出一些弊端,比如说职能交叉、权责脱节等。
|
1、本网部分资讯为网上搜集转载,为网友学习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业用途,且均尽最大努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第一时间与本网站联系,联系邮箱:tignet@vip.163.com 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妥当处理。对于本网转载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虎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