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在一些医院屡次告急的廉价药物还包括以下几种:
碳酸氢钠针剂。用于纠正代谢性酸中毒的急救药品,临床上无替代药品。
一瓶250ml碳酸氢钠仅售2元左右,比矿泉水还便宜。
碳酸氢钠片剂。俗称“小苏打”,可缓解胃酸过多,一片仅几分钱。
硫酸铝。胃药,一瓶一元多。
青霉素。临床常用的抗生素,一般一支几元钱。
二甲双胍。用于糖尿病治疗,大约几元钱一瓶。
颠茄片。用于缓解胃痉挛,一般一瓶几元钱。
络贝林。呼吸急救类药品,一支仅一元多。
西地兰。强心药,一支仅1.5元左右。
这些天,广州几大医院的儿科血液病医生都在相互打听,哪里还能买到6-MP。6-MP,化学名叫6-巯基嘌呤,是白血病化疗的基本用药之一,主要生产厂商是上海华联药厂。由于去年年底,该药厂爆发甲氨蝶呤事故被吊销生产资格,停产了6-MP,造成目前6-MP断档缺货情况严重。据了解,因上海华联药厂倒闭而造成用药紧张的还有另外一款经典廉价药,叫“环磷酰胺”,也是白血病化疗的基本用药之一。
两款都是治白血病低价老药
据了解,中山大学某附属医院目前只剩下库存的2瓶6-MP,共二百多片,门诊从去年底就开始停售该药,而南方医院、省人民医院、珠江医院等医院也有类似情况。
在上海华联药厂出事之前,环磷酰胺已屡次告急。其停产断货后,很多医院只能靠库存维持。“6-MP和环磷酰胺都是化疗的基础用药,6-MP主要用于白血病,环磷酰胺除了用于白血病,还可用于肾癌等其他肿瘤,它在临床上毒性比较小,而且没有很好的替代药物,是物美价廉的经典老药。”南方医院药剂科许教授表示,遗憾的是,一方面这些老药的原材料不断上涨,另一方面又经历了几次降价,价格已经非常低廉,很多厂家觉得无利可图,干脆停止生产。
据悉,6-MP每片的成本仅为0.37元,而环磷酰胺为5.98元,都是上海华联药厂生产的。“从前年年底开始,因为很多厂家停产,导致环磷酰胺多次供货紧张。”珠江医院儿科杨博士表示,这两种经典老药临床用量很大,像环磷酰胺,一个患者一年要用10支,一个医院一年至少要用上百支。至于6-MP,一瓶一百片,是口服药,用量就更大了。
患者被迫买10倍高价新药
目前,为解决这两种救命药临床紧张的问题,医院“各出奇招”。珠江医院去年就开始使用另一个厂家生产的环磷酰胺,其成分、功效和上海华联生产的一样,但一支针剂要60多元,比后者翻了10倍。至于6-MP,该医院找到一种和它成分一样,但名称、包装不一样的新药,价格也翻了数倍。
一个8岁白血病患儿的父亲告诉记者,他儿子每天要吃多种化疗药,处方里面有“6-MP”,他跑了几个医院都买不到。后来他在一个药房买到了,但价格是原价的十几倍,要300多元一瓶。“听说那是进口药。我小孩每天要吃一片半6-MP,一天都不能断。我家里没钱,吃不起进口药啊!”这名父亲后悔当初没趁有药时买多一些贮存起来。
此外,有的医院药剂科正在和一些有生产能力的厂家谈判,请厂家专门生产这两种救命药。作为回报,医院在购进这批便宜货的同时,再购进大批其他价格昂贵的药品。也就是说,将这两种廉价老药作为“搭头”采购回来。
新闻链接
注射液致人神经损害
上海华联药厂被关停
去年7月,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接到报告,反映部分医院在使用上海华联制药厂的鞘内注射用甲氨蝶呤和阿糖胞苷后,一些白血病患者出现神经损害症状。后证实此事与两种药品的部分产品中混入了硫酸长春新碱有关。目前,上海药监局吊销了该厂的药品生产许可证。
部门回应
省医药采购服务中心
厂家停产我们很头痛
广东省医药采购服务中心的负责人表示,“上海华联药厂全面停产后,确实有医院反映有些药物供货紧张,但到底紧张到什么程度,我们正在核实。”该负责人表示,碰上这样的事情,他们也觉得很头痛,毕竟厂家停产,作为采购部门,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记者调查
低价老药为何频告急?
原料涨药价降厂家纷纷甩手
便宜老药货源紧张是个困扰医院药房的老问题。这些年来,老百姓对看病贵颇多怨言,国家也屡次进行药品降价。但问题是,有些廉价老药本身价格已经很低了,再加上原料连连看涨,厂家无利可图,干脆放弃生产。
据了解,上海华联药厂出事的药品“甲氨蝶呤”也是一款经典的治疗白血病的廉价药,临床用量很大,但才6.02元/盒(5mg),不能给厂家带来利润,其他药厂不愿生产,上海华联药厂也是被国家指令才生产该药的。还有些厂家采取“新瓶装旧酒”的办法,给老药申请新包装、新名称,价格就“扶摇直上”。如此一来,药品每降一次价,就会有一批廉价老药“应声退市”,表面上看药价降了,实际上老百姓的医疗负担一点没减。有医生直言,与其降这些本身已经很廉价的救命老药,不如向一些动辄数百元一支的抗生素“动刀”。
以上是转载的文章
“如果您想购买或代理药品最好先上相关网站查一下,我向大家推广一个网站,中国虎网医药网http://www.tignet.cn...
|
1、本网部分资讯为网上搜集转载,为网友学习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业用途,且均尽最大努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第一时间与本网站联系,联系邮箱:tignet@vip.163.com 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妥当处理。对于本网转载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虎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