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很行,因此他们也很“牛”,并且开始对团队表现出杀伤力。怎样让这些有着强烈自我愿望、自视清高的“牛”人安分地步入公司既定的目标轨道? 1.认识这个群体人们需要获得尊重,需要得到倾听,对科学家和工程师这个群体尤其如此,他们还需要让自己的贡献被世人所认可。 2.准确衡量杀伤力总体来说,如果员工能更加注重团队合作,他的贡献会比那些游离于边界的人要大。但总是有一些不安分的个人,他们的能力肯定是可圈可点的,但也可能有一些越界行为。 判断员工的行为会为公司带来什么样的好处,同时会给公司带来什么样的风险。此时,你要判断进行干预的成本以及成效。通常来说,如果一个员工越过了某些不应逾越的标准,比如逾越了一些商业原则时,那么这个越界的行为是很明显的。这个边界是视个人而定的,有些人在科研方面有很出色的成果,我们应该给他们更大的空间。 3.见招拆招对于上面提到的一些“问题”员工,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 换环境疗法。如果那个人不适应研究的环境,这时候你大可试试将他用于其他地方,因为他的确是人才。如果仍然无效,我们就只好让他离开了。在第一个案例中,我们将他调到另一个能让他尽情发挥的项目上,他非常兴奋并且出色地完成了任务,还创造了一些伟大的突破。 提示法。对合作表现出不屑一顾的人也许并非本意,我只需要尽可能考虑周到地让他们意识到问题,这样就足够了,很多时候我们必须与员工沟通以建立更好的理解。 求同存异。我的这两位均有巨大贡献的员工出现分歧后,我试着与他们分别谈话,因为是行内出身,我很快意识到他们意见里的90%都是一致的,只是10%有分歧,处理好这10%是很容易的。沟通之后,我得到了想要的结果,就解决了。很简单,但这却是真的。 4.警惕!在管理那些比较有个性的员工的时候,可能会影响这些员工的宝贵个性,这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我会尽量从事情积极的方面去处理这些事情,或者事后发一些鼓励的信息给他们,让他们感觉还是被尊重的。我们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引导他们忘掉以前的事,放眼将来。
|
1、本网部分资讯为网上搜集转载,为网友学习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业用途,且均尽最大努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第一时间与本网站联系,联系邮箱:tignet@vip.163.com 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妥当处理。对于本网转载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虎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