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报道,“医药市场存在假冒伪劣现象的原因不完全在于成品及其制作过程,原料也很重要。医药产品无论中药还是西药,若不对其原料资质实行标准限定,就会导致假药肆虐。”中国医药物资协会会长刘海起近日表示。
药品质量越来越受关注。2006年7月至2007年年底,国务院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整顿和规范药品市场秩序专项行动,规范药品的注册申报、生产、经营,保证药品质量。但在药品产业链中还存在一些真空地带,即会影响到药品质量的医药物资。
医药物资指医疗产品和药物产品的原材料,包括中药材、西药原料、制药机械、医用耗材、包装材料等。刘海起表示,在医药物资领域,我国缺乏整体行业规范,一些监管不到的医药物资直接影响着药品质量。
以中药材为例,现在市场上使用了增根素的人参一年就可以长成胡萝卜那么粗,有企业用几个月就催得很肥的肉鸡生产乌鸡白凤丸……由于缺乏中药材标准和规范,这些行为不仅砸了制药企业的饭碗,也砸了医生的饭碗。因此,有老中医感叹,中医“有方无药”、“有药无真药”。
制药机械对药品质量的影响也不可忽视。我国过去出口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国家的名牌中药曾被发现重金属含量超标,后经检查发现问题出在制药机械上,是机械的金属在高温高压下不稳定造成的。
这就需要医药物资建立相关行业规范。但我国存在一个现实问题,由于职能范围有限等原因,卫生部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相关部门无法对医药原材料、制药机械、医用耗材、包装材料等全部医药物资进行细致具体的监管。例如人参种植属于农业部的管理范围,制药机械所涉及的特殊钢材、造纸、塑料制品等均不在医药卫生部门管辖范围内。因而,目前没有哪一个部门能够从标准着眼,从准入程序着手,为医药物资行业制定规范。
|
1、本网部分资讯为网上搜集转载,为网友学习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业用途,且均尽最大努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第一时间与本网站联系,联系邮箱:tignet@vip.163.com 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妥当处理。对于本网转载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虎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