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医药经济报报道,自从1984年发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以来,对抗艾滋病的疗法不断演变,至今,联合用药成为抗艾药研发的重点对象。由蛋白酶抑制剂和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组成的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很快成为主流的选择。
复方制剂增长力强劲
在所有抗艾药中,2006年销售额最高的是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紧随其后的是蛋白酶抑制剂。据Datamonitor公司的预计,到2010年,侵入抑制剂、整合酶抑制剂等新药将占据抗艾药市场的绝大部分份额,而随着专利期满,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收入额将逐渐下降,由依法韦仑、恩曲他滨和替诺福韦酯制成的Atripla有望从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复方制剂手中抢得重要的市场份额。
2006年,艾滋病复方制剂的销售额为30亿美元,葛兰素史克的复方制剂占据了其中的一半;到2010年,艾滋病复方制剂的收入将达到45亿美元,占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英国和美国市场的抗艾药销售总额的45%;2006~2010年,上述6大市场的艾滋病复方制剂的复合年均增长率(CAGR)达到了10%。
Atripla:第一只跨类别的复方制剂
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的复方制剂虽然大大改善了病人用药的持久性,但是,用药负担仍然是最重要的,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也需要和其他类别的药物合用,从而使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的疗效达到最大化。因此,业内人士估计,虽然葛兰素史克是抗艾药领域的霸主,但在Atripla粉墨登场之后,Gilead和百时美施贵宝恐怕将抢走葛兰素史克的光环。
Atripla是第一个上市的跨类别复方制剂,于2006年在美国上市。其由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依法韦仑和两种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替诺福韦和恩曲他滨组成,疗效优于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复方制剂,而且每天用药1次,极大地简化了治疗程序。
虽然Atripla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但从全球范围来看,Atripla的市场拓展并不乐观。Atripla是西方国家唯一的跨类别复方抗艾药,但Aurobindo、Cipla等印度仿制药企业也开发了多种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和两种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组成的复方制剂,且在美国总统AIDS救助紧急计划(President’s Emergency Plan for AIDS Relief)中获得了批准。据业内人士分析,印度开发的跨类别复方抗艾药由一些仍在发展中国家使用的老药组成,一旦复方制剂中单个药物专利到期,那么,这些复方制剂将被允许在药品价格极高的美国市场销售;虽然这种复方制剂还无法与Atripla这样的先进产品对抗,但凭借价格低廉的优势,在成本控制日益严格的大环境下,这些复方制剂仍然可以收获巨大的利润。
未来的复方制剂
虽然目前有多只处于中期试验阶段的药物研究受挫而导致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研制进展缓慢,但并不影响跨类别复方制剂的开发。如在开发Atripla的同时,Gilead和百时美施贵宝还在合作开发另一只由整合酶抑制剂elvitegravir和蛋白酶抑制剂阿扎那韦组成的跨类别复方制剂;另外,目前已经被批准的新一代抗艾药如CCR5抑制剂和整合酶抑制剂,也将被尝试和现有药物组成新的跨类别复方制剂。
|
1、本网部分资讯为网上搜集转载,为网友学习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业用途,且均尽最大努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第一时间与本网站联系,联系邮箱:tignet@vip.163.com 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妥当处理。对于本网转载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虎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