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甘肃日报报道,甘肃省药品专项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果自8月31日起已查处违法案件8420件
11种违法广告药品被强制叫停
兰州晨报讯(首席记者梁峡林记者石玉龙)11月23日,记者从召开的甘肃省药品专项整治行动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自8月31日起,按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统一部署,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药品研制、生产、流通等环节进行了大力整治,查处违法案件8420件,11种“广告药品”在全省被停止销售,全省药品专项整治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27个新药品种被撤销注册
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对2005年4月1日以来申请注册的214个新药、仿制药品的研制现场分别进行了核查。目前,品种核查工作已全部结束,其中通过现场核查品种184个,待补充3个,撤销品种注册27个。对我省3208个药品的原始生产批件进行清理核查,已完成1300个批准文号的初步核查,未发现批准文号来源有问题的药品,下一步将开展技术审核和生产工艺核查。在对药品生产环节的整治中,对全省44家药品生产企业进行了专项检查、追踪检查,各类检查次数达228次,实现了100%的检查覆盖率,发出整改通知书13份,责令停业整顿2家,立案查处案件6件。
11种“广告药品”被叫停销售
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制定下发了向药品生产企业试行派驻监督员的实施意见,并向5家生产企业派驻了驻厂监督员。依照相关规定,吊销了24家医疗机构过期制剂许可证和1家药品生产企业过期生产许可证、GMP证书。在药品流通环节的整治中,将兰州市、天水市等药品批发企业比较集中的大中城市作为重点监控区域,严厉打击制售假劣药品违法犯罪行为。截至目前,共检查单位88427户(次),查处违法案件8420件,罚款359.7万元。同时,强化违法药品广告的治理,对宣称能够治疗癌症、乙肝、糖尿病、高血压等顽症的药品广告进行重点监测,曝光违法药品广告8期,移交工商部门处理违法药品广告73件,撤销药品广告批准文号3件,并对情节严重的违法广告所宣传的11种药品在全省采取了停止销售的强制措施。
154家医疗器械企业被吊证
严格市场准入条件,依法注销了154家擅自变更注册地址、许可证有效期届满未重新申请换发等严重扰乱医疗器械流通秩序的违法违规企业的许可证。组织开展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注册产品专项核查,共核查企业55家,涉及产品109个,依法注销第二类医疗器械注册产品18个,撤销第二类注册产品2个。共检查橡胶避孕套流通、使用单位2460家,查处不合格橡胶避孕套产品70批共1451盒;检查口腔科材料和器具、口腔义齿单位738家,依法查处违法违规产品1394个,并依法取缔无证生产口腔义齿单位7家。推进农村药品“两网”建设,目前,全省86个县区、1349个乡镇和16192个行政村已建立了供应网络,农村药品供应网在行政村的覆盖率达95%以上,农村药品监管力度正在逐步加大。
|
1、本网部分资讯为网上搜集转载,为网友学习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业用途,且均尽最大努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第一时间与本网站联系,联系邮箱:tignet@vip.163.com 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妥当处理。对于本网转载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虎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