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以来,曾经持续火爆的国内甲醇市场风云突变。到5月份,有些企业的甲醇出厂价更跌破了成本价。很多以甲醇为主产品的企业损失惨重,有些甚至不得不停止了甲醇生产。但近日在采访时发现,也有不少生产甲醇的企业日子过得很滋润。这些企业有一个共同点。他们抓住了下游产品,所以抗住了甲醇价格跳水的风险。
上DMF:扩能助推器
二甲基甲酰胺(DMF)是一种优良的有机溶剂和重要的化工原料,可广泛用于聚氨酯人造皮革(PU革)、石油化工、制药、石油化工、橡胶等行业。其中PU料浆占DMF总消费量80%左右。近几年PU、电子覆铜板、氨纶等增长迅猛,使国内DMF需求年均增速达20%以上,价格也由几年前的5000元/吨一路攀升至目前的7300元/吨以上。甲醇是生产DMF的重要原料,在DMF成本构成中,甲醇占50%以上。今年以来,国内甲醇价格一路走低,DMF企业大受裨益。
山东华鲁恒升股份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说,今年上半年,该公司共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37%和34.29%。在这份骄人业绩中,甲醇及其下游产品的生产对主营业务收入的贡献率为44.19%,净利润贡献率则超过50%。其中,甲醇下游产品DMF、三甲胺、一甲胺的毛利率分别达到20.34%、24.20%和34.85%。“正是看好甲醇下游产品的抗风险能力,我们才不断投入资金,将DMF产能由7万吨扩大到15万吨,明年准备再扩至23万吨。”这位负责人对此津津乐道。
浙江江山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得益于DFM产能和价格的增长,经营业绩持续稳步增长。该公司2007年度中期业绩达0.23元/股,是一季度的7倍多。鉴于目前的市场状况,该公司拟投资1.02亿元,在内蒙古建设20万吨/年DMF、18万吨/年甲胺等甲醇下游产品项目。
上二甲醚:毛利率超过50%
四川泸天化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最大的尿素生产企业,也是国内较早实现醇肥联产的大型化肥企业。2003年上马当时国内最大的40万吨/年甲醇装置时,他们就已经意识到开发下游产品的重要价值,因此同时建设了当时世界最大的10万吨/年二甲醚装置,并于2006年6月建成投产了以甲醇为原料的2.5万吨/年1,4丁二醇项目,还投入巨资正在内蒙古兴建大型煤制醇醚生产基地。泸天化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上半年,当甲醇价格下跌之时,该公司的二甲醚毛利率超过了50%,成为公司创造净利润26501.2万元业绩的重要“功臣”。
“二甲醚对稳定和提升企业业绩功不可没。”陕西渭河煤化工集团副总经理尹润生也这样向记者评价其5万吨/年二甲醚装置。尹总说,渭化集团在上马20万吨/年甲醇项目的同时,上马了5万吨/年二甲醚装置。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国内尿素和甲醇价格低了一大截,但二甲醚市场却十分火爆,且供不应求。正是二甲醚装置的满负荷运行,抵消了化肥和甲醇价格下滑对企业经营业绩的影响。
|
1、本网部分资讯为网上搜集转载,为网友学习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业用途,且均尽最大努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第一时间与本网站联系,联系邮箱:tignet@vip.163.com 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妥当处理。对于本网转载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虎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