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9月1日电 农业部有关负责人9月1日表示,9月份全国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月产能将由原来的2.5亿毫升提高到3亿毫升以上,基本能满足各地免疫需要。
据这位负责人介绍,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发生后,国家及时确定实施以免疫和扑杀为主的综合防控措施,并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进行强制免疫。为确保重点地区防控需要,农业部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实行统一调拨,重点保证长江流域省份免疫需要,并把种猪和母猪作为免疫重点。截至目前,全国共免疫生猪1亿多头。
在8月31日农业部举行的部分省份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控工作座谈会上,副部长尹成杰表示,随着各地免疫等防控措施的逐步落实,疫情得到初步遏制,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控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但由于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原污染面大,我国生猪饲养方式相对落后,基层防疫机构和防疫队伍尚不能满足防疫需要,加之长途调运生猪增加,一些地方疫情还存在发生发展的隐患,形势依然严峻。
尹成杰要求各地兽医部门抓紧组织好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免疫工作,北方地区省份首先保证种猪、母猪免疫密度,开展断奶仔猪免疫。组织好抗体监测和免疫效果评估,保证免疫质量。同时,进一步加强疫情监测和流行病学研究工作力度,摸清疫情底数、发生规律和流行态势,提高疫情预警预测能力,加强防控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他表示,各地要进一步加强流通环节监管,坚决防止疫情扩散和蔓延。把加强流通环节监管作为当前防控工作的重点,组织开展好流通环节动物及动物产品执法监管专项检查,坚决防止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扩散和蔓延。
|
1、本网部分资讯为网上搜集转载,为网友学习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业用途,且均尽最大努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第一时间与本网站联系,联系邮箱:tignet@vip.163.com 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妥当处理。对于本网转载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虎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