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日前,益丰大药房公布“一药多名”价格对比表,将“高价药”的矛头直指众多合资药企。该药价对比表也引发了行业内的合资企业药品是否价格虚高的争论。北京市医药行业协会秘书长戴盛明昨日向《每日经济新闻》表示,行业内存在国内企业与合资企业竞争不平等的状况,合资企业在产品定价上享有“超国民待遇”。而上海医药( 15.25,-0.25,-1.61%)商业行业协会相关负责人则认为,两类药品在价格上根本没有可比性。
北京药协:价格对比表还公众知情权
“很多药品早就过了专利保护期,但相关药企却打着‘原研药’的招牌,在我国医药市场上享受特殊保护。”戴盛明昨日表示,中国的合资企业在药品定价上享有独有的行政保护和新药保护,这对起步较晚的国内制药产业来说很不公平。因此益丰大药房“还公众知情权”的作法很值得推荐。
据介绍,在绝大部分国家,药品只分为专利药和通用名药两种。但在我国,在专利药和通用名药中间又加了个原研药,指的是已经过了专利保护期、由专利所有企业生产的药品。如络活喜,是辉瑞公司首先发明的,现已过了专利保护期,其他企业均可仿制。但辉瑞生产的络活喜在中国被定性为原研药,可以在市场上享受种种优惠政策;其他企业生产的络活喜即为通用名药,不享受任何特权。而在其他国家,包括辉瑞在内的任何企业生产的络活喜均是通用名药,在市场上一视同仁。
上海药协:益丰大药房在胡闹
“益丰大药房的行为是在胡闹,其抛出的‘价格对比表’很容易误导消费者。”昨日,上海医药商业行业协会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拿合资药企与国产药企的产品进行价格对比的方法不可取。他表示,国家目前对所有的药品生产均制定有相应的质量标准,“但在这一标准之上,合资企业在产品研发、工艺、生产及质量控制等环节普遍优于国内药企,这也是他们产品售价格相对较高的原因。”该负责人称,合资药企定价是否合理的问题在行业内争议已久,但每次都不了了之。
相比行业协会的鲜明态度,各药企对此事均持回避态度。记者昨日采访了多家国内及合资药企的负责人,但均被告知“由于涉及药价过于敏感,公司已下达‘封口令’”。最初抛出药价对比表的益丰大药房负责人昨日也表示,由于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其将不再就此事接受媒体采访。
药品定价可尝试“质量分级制”
戴盛明表示,希望政府部门对药品行业制定出更为明细的质量标准,再根据不同的质量标准对药品进行定价,这样才能真正保证工艺高、功效好的药品卖出高价格,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同类药品只要戴上一顶“合资”、“原研药”的帽子就能价格翻番。
另有相关规定称,各大医院的药品售价基本上都是经过当地政府药品招标委员会统一招标之后,再按国家允许的加价15%的基础上售出。
“卖一盒2元钱的国产药,医院只能赚3角钱,而卖一盒同类的售价20元的合资药却能赚3元钱,你说医院会向患者推荐哪种药?”戴盛明表示,药品行业部分制度设计上的不合理,导致国内、合资企业的竞争不平等状况在进入市场后体现得更明显。
据悉,北京市医药行业协会此前已多次向相关主管部门提议,要求进一步完善药品行业的诸多不合理法规,其中就包括“原研药”定价不合理的问题,该提议也得到了其他多家行业协会的支持。
|
1、本网部分资讯为网上搜集转载,为网友学习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业用途,且均尽最大努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第一时间与本网站联系,联系邮箱:tignet@vip.163.com 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妥当处理。对于本网转载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虎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