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沈阳晚报报道,到过大医院的人也许都经历过这样的情景:几名看似患者家属的女子,突然间从挎包内掏出几张报纸或宣传单,硬塞到在长椅上休息的人手中,然后便扬长而去……7月18日,记者从沈阳市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总队了解到,这些在医院偷摸发放的宣传单都是非法广告,执法部门近期将会对其进行严厉打击。
投诉:假广告“坑人”不浅
7月17日,市民安女士给记者打来热线电话,她母亲在2006年12月份被查出患有宫颈癌,几个月来一直在省肿瘤医院和医大一院等几家大医院治疗。
由于发现时病情已经很严重,所以治疗效果一直不理想。每次她带母亲到医院看病时,总有人把各种宣传治疗癌症的药品广告单发给她和她母亲。她选择性地购买了几种所谓的“好药”,但前后花了2万多元钱,母亲的病情却一点都没有好转。
目击:偷发广告者动作熟练
当天上午,记者来到了医大一院暗访。刚到门诊走廊的长椅上坐下,一位身前挎包的中年妇女便出现了,她先是谨慎地向四周观察了一番,然后突然从胸前的挎包里拿出几份药品宣传广告,放到记者和周围几位等待就诊的患者手中,随后快速离开。不久,又陆续出现几个中年女子,不到半小时,记者便收到20多份类似的广告。
交锋:广告宣传有“猫腻儿”
记者仔细观察了手中收到的几十份药品广告后发现,不论广告是以报纸、杂志还是宣传彩页的形式出现,里面的内容却基本相似。除了宣传药品的构成和疗效外,最多的便是“受益患者”的现身说法。由于一些现身说法的患者既有照片还有家庭住址,甚至还有电话,所以很难让人对它的真实性产生怀疑。记者在一张介绍“仙蟾片”的广告上找到了3个自称吃药后有很好疗效的沈阳患者的电话,一一打过去之后,接电话的竟没有一个是本人。他们刚开始一个劲儿地说药的疗效好,但记者表明身份,表示想采访用药当事人后,他们以各种原因全都拒绝了。而当记者最后询问他们患者所在的社区时,他们又无一例外全都选择了挂断电话。
说法:基本都是非法出版物
7月18日上午,记者带着收集来的广告来到了沈阳市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总队。执法人员对那些广告进行检验后告诉记者,其中的绝大部分都涉嫌为非法出版物。执法人员称,这些非法出版物的发放者和印刷者都已经涉嫌违法。文化执法总队近期将对这些非法出版物进行一次全面打击。
|
1、本网部分资讯为网上搜集转载,为网友学习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业用途,且均尽最大努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第一时间与本网站联系,联系邮箱:tignet@vip.163.com 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妥当处理。对于本网转载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虎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