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法制日报报道,提起娄底紫光单采血浆有限公司,当地村民非常熟悉它的地址,在村民的指引下,记者很快就在新化县城郊的天华南路旁边找到了它。记者发现,这家采浆站占地约4000平方米,类似四合院式的建筑便是娄底单采浆站,院内杂草丛生,外围建筑的屋面上写有“碧血丹心悬壶济世”八个字的镏金标语。
“以前这里生意好得很,每天都看到大量的村民来这里卖血浆,这几天上面来调查,这里被关闭了”,住在附近的一位村民告诉记者。
曾经常光顾这里的村民刘某说:“因为家庭十分困难,自己年纪大了,又不能出去打工,所以只好把卖血浆当成了生存之道。”
记者调查发现:在新化县北渡乡和兴村,像刘某这样,很少检查身体但却靠卖血为生的人还有很多,这些人生活很困难,卖血浆甚至已经成了他们家里惟一的经济来源。
据记者了解,所谓单采血浆,即是把采到的人血,经过离心机分离,取走血浆后把红细胞回输给卖血者。这种血浆是工业原料血浆,与人们所熟悉的献血和输血完全不同。单采血浆站提供的血浆被卖给生物制药公司,提炼制成人血白蛋白、球蛋白和血小板因子等昂贵药剂。每采浆600毫升,支付被采浆者人民币85元.可以肯定的说,这种方式的采浆和献浆就是一种单纯的商业行为。
按照卫生部单采血浆站质量管理规范:应根据原料血浆的需求,合理安排供血浆者供血浆。两次供血浆时间间隔不得少于14天。可是,记者了解到,这些来娄底紫光单采血浆有限公司卖血浆的村民们却是一周一次。按规定,对提供血浆者应该进行体重、血压、脉搏、体温等健康检查和血样检验。对初次申请供血浆者还必须做X光胸片检查。可是,娄底紫光单采血浆有限公司给第一次来卖血浆的曾大爷检查身体时,省略了“胸透”这道程序。
在这里,村民们对供血知识的匮乏、血站对卖血人的漠视,已经让村民们的身体受到了很大损害。
血浆站脱离了监管视线
据记者了解,像娄底这样的单采血浆站湖南省就有7个,每个浆站每天都有上百人次前来卖血浆,累计下来每年就有几十万人要接受健康的考验,如果监管不力,一旦发生感染,将给整个社会带来危害。
据这个采浆站的负责人介绍,采浆站原属于娄底市卫生局的下属机构,全名称“湖南紫光南岳古汉制药有限公司新化单采浆站”,2005年企业改制后称为“娄底新化单采浆有限公司”。记者想了解这个采浆站的生产规模和流程以及监管单位的检查记录,该负责人以不方便提供为由拒绝。
对于这个单采浆站所暴露的问题,新化县卫生局的一位主管领导说,他们早就发现了问题,去年还对其进行了一次行政处罚,今年5月8日他们联合卫生监督所对采浆站检查时再次发现问题:主要是体检不规范,没有配备X光胸片机,也没有和其他医院联合检查,所以对卖浆者都没有进行X光胸片检查。卫生局下发了整改通知书并要对采浆站进行处罚,但采浆站负责人就是不听,也不在处罚书上签字,对此,他们也是无可奈何。
这位卫生局的领导对记者大倒苦水,目前,全省还没有出台对血浆站规范的检查办法和方案,他们是从网上下载的有关依据和资料来制定的检查标准,并不具备权威性,作为辖区的卫生部门有责任和义务对采浆站进行检查。但问题是他们却没有足够的执法权,浆站改制后成为了民营企业,人事权,财务权都不归卫生局管,浆站什么时候完成改制的,他们不知道;搬迁后的场地、设备、人员的配备,他们也没有验收,卫生局只有检查的义务却没有监管权力,即使发现问题,他们也很难作为。浆站自改制以来,不仅没有收到过一分钱的管理费,卫生局还得整日为他们提心吊胆,头上的乌纱帽在采浆站负责人手里攥着,因为采浆站的化验、检查都是他们自己的人,卫生部门无法监督,一旦有携带艾滋病毒的人来卖血浆,就会产生严重的后果。卖血浆者使用假姓名、假地址、假身份证号(或无身份证号)进行登记的情况时有发生,一些卖血浆者采浆瞒着家人和朋友,一但被传染了病毒,人都没法寻找,河南就曾发生过因非法采浆而导致多人传染艾兹病的事件,这不仅是领导头上掉乌纱帽的问题,更是一个给社会带来安全隐患的重大问题。
血液安全措施亟待完善
血液安全问题,已经引起全世界的关注,特别是在中国,自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河南因非法采集血浆,导致上蔡县文楼村出现艾滋病村事件以来,各级政府高度重视血液安全问题,加强了血站的建设,并在全国开展了打击非法采供血的行动,全面开展了血液安全规范管理和整顿工作,通过近几年的努力,我国的血液安全管理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由于种种原因,血液管理工作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截至发稿之前,记者了解到,由湖南省卫生厅、娄底市卫生局、新化县卫生局组织的调查小组已经着手对此事进行调查。尽管这个血浆站目前被有关部门责令关停整改,但事件却值得社会反思。新化县卫生局的负责人向记者提出建议:一是要尽快出台相应的检查标准,使这项工作具有很强的操作性;二是要有监管部门颁发采浆证,以确保卖血浆者的体检程序到位以及采浆的间隔时间;三是要加强监督权力,改变他得利、我负责的局面。
|
1、本网部分资讯为网上搜集转载,为网友学习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业用途,且均尽最大努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第一时间与本网站联系,联系邮箱:tignet@vip.163.com 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妥当处理。对于本网转载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虎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