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河南济源市农村流行着“合作医疗,比啥都强,有病管治,无病管防”的俗语。这充分反映了该市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后的新变化。
据悉,济源市2003年9月被确定为首批新农合试点市,运行三年来,新农合为广大农民群众带来了巨大实惠。截至2006年10月,全市农民共90万余人次享受到新农合补助,补助金额达到3179.97万元。其中门诊小额补助86万余人次,补助金额607.91万元;住院大额补助4万人次,补助金额2564.16万元;慢性病补助1309人次,补助金额达到7.89万元,达到大额封顶线的有526人。
三年来,群众到市、乡两级医院看病的农民群众明显增多,就诊率上升了52个百分点。农民群众的健康观念和防病治病的意识有了前所未有的更新。群众的健康教育知晓率也较以前上升了32个百分点。2007年共有47.1915万名农民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3.13%,比去年提高了3.89个百分点。新农合的实施,大大缓解了广大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为了给参合农民提供简便、快捷、深层次的服务,三年来,济源市先后对《济源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方案》进行了4次修订,实施了“一卡通、定点直补、家庭账户、重症慢性病补助”四项制度。从2006年开始,专门从新农合基金中提取了重症慢性病补助资金,出台了《济源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重症慢性管理暂行规定》,将肿瘤、肾衰等8种常见多发的重症慢性病门诊费用纳入补偿范围,通过严格简便的认定程序确定病人,发给《重症慢性病就医卡》。重症慢性病人在指定的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用于认定疾病的医疗费用按30%进行补助,妥善解决了重症慢性病患者门诊医疗费用过重的问题,此举填补了河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于慢性病补偿的一项空白。
|
1、本网部分资讯为网上搜集转载,为网友学习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业用途,且均尽最大努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第一时间与本网站联系,联系邮箱:tignet@vip.163.com 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妥当处理。对于本网转载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虎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