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全球最大私人制药集团的中国区总裁,庞纳博在中国的一年半时间里,花费主要精力去做的,就是熟悉中国的市场环境和加强对公司团队的内部管理。
尽管市场环境不断变化,但显然庞纳博已开始驾驭趋势,上海勃林格殷格翰动作频频,最新消息是,在中国10年一直以处方药经营为主的勃林格,日前正式进军中国的OTC和保健品市场。而此前,在今年4月药交会期间,勃林格宣布与国药控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将其在中国市场的所有产品交给国药控股独家总经销。
庞纳博出生于法国,在13个不同国家和地区完成教育。他在勃林格干了20年,从医药代表到市场总监,再到跨国分公司总裁。这是一个高速适应变化的职业经理人,他不断在变化中把握机遇,但他却始终不变地在一个德国公司干了20年。
进军OTC
勃林格是世界上最大的私人制药企业,于1994年进入中国。虽然庞纳博说过,总公司对他的期望是“没有具体的增长数字”,但是2004年6月,刚到任的他就将产品线制调整为区域制,更是留心以最新市场统计数据来印证决策的成败。对于他的团队,此时的较大调整是,在进入各地方医保目录的总目标下,原来一个产品经理只负责所在区域的一个产品,调整后需要负责多个产品。这样,就将勃林格原来分散的力量集中起来,提高了现有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也能确保将新产品迅速打入区域市场。
在诺华、GSK、默克、阿斯利康和拜耳等外企纷纷相继拓展国内OTC业务的背景下,庞纳博的担子也并不轻,如果没有一个清晰的产品线规划和市场优势,在OTC市场的外企争夺战中,他也许并不能向总公司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携手国药控股
过往的工作经验和成绩,对新环境的快速适应以及掌控不同局面的能力,是勃林格总部相中庞纳博的主要原因。庞纳博原来在俄罗斯工作,当时勃林格在俄罗斯市场上也处于开发阶段,同中国目前的局面有些相似。
在过去的10年中,勃林格的所有业务项目在中国都已经展开。这对庞纳博而言是个良好的基础。
与国药控股的合作使勃林格在中国市场上获得了某种优势:勃林格是中国第一家将所有产品的物流分销业务交由国有商业公司总经销的外资企业;同样,国药控股也是首次尝试与外资药企进行全方位的产品合作。
庞纳博决定展开这次合作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他认为,原有的单产品总经销模式不易于经销商的集中管理和及时、准确地获得有关商业信息,在具体操作流程上也会带来不必要的资源浪费。经过审慎评估,勃林格最终确定选择国药控股为所有产品的独家总经销商,这也正是看中了国药控股完善的全国分销网络、现代化的物流配送中心、规模化的内部管理,以及双方以往良好的合作经验。
而勃林格的一系列动作,也让人们不禁思考,庞纳博的下一步将如何变。
|
1、本网部分资讯为网上搜集转载,为网友学习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业用途,且均尽最大努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第一时间与本网站联系,联系邮箱:tignet@vip.163.com 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妥当处理。对于本网转载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虎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