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当前位置: 虎网保健品网 > 保健品资讯信息 > 我国鱼油市场“中不敌洋” 迎头赶上需下工夫
我国鱼油市场“中不敌洋” 迎头赶上需下工夫
来源:-    浏览:584   更新时间:2010年10月26日
字体:【 】【收藏本站】【打印】【关闭
保健品中的鱼油产品已经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关注,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鱼油保健品的研发方面远远落后。
 
  国际市场发展迅猛
 
  目前,世界鱼油产量基本保持在115万吨左右,人类食用约占25%。日本及欧美发达国家对鱼油保健品的开发研究代表了当今世界的最高水平,在这些国家已形成较完善的鱼油深加工产业,鱼油保健产品消费水平也较高。
 
  资料显示,全球廿碳五烯酸(简称EPA)、廿二碳六烯酸(简称DHA)等鱼油提取物的市场销售额已从1999年的4100万美元猛增至2004年的1.5亿美元,2006年达到3.2亿美元,2008年在10亿美元以上,增长速度惊人。
 
  EPA、DHA是鱼油中对人体起到保健作用的主要成分,世界各国对富含EPA、DHA的食品开发都很重视。日本已把富含DHA的鱼油确定为21世纪的智能食品加以开发,并利用先进技术从海洋水产加工废弃物如金枪鱼鱼头和鲣鱼鱼头等大型海鱼鱼头中提取出DHA含量极高的鱼油,经脱臭处理后直接作为保健食品原料。在美国,鱼油并不划归膳食补充剂(即我国的保健食品)范畴而属于营养食品类产品,鱼油的保健功能已深入美国民心,因此在美国消费鱼油深加工产品已十分普遍。其中DHA类保健产品已成为美国保健食品市场发展最快的新产品,DHA脑保健类食品和眼保健食品分别占据美国保健食品市场份额的20%和45%。
 
  国内企业明显落后
 
  我国的鱼油保健品研究始于上世纪70年代末。1979年,上海鱼品厂投产了鱼脂酸丸,它含EPA9%,DHA13%,系由马面鱼和鳐鱼肝中提取。上海东海水产研究所投产了鱼油降脂丸(鱼油烯康丸),它为天然鱼油型,规格为0.25g/丸。后来,天津、大连、无锡、厦门、浙江新昌等相关制药、保健品生产企业相继推出了鱼油产品。
 
  但我国总体上鱼油生产还相当落后,国内鱼油的产量比较少,近几年只有3万吨左右,除大量用于化工业和饲养业外,目前鱼油保健品业所利用的原料鱼油不到5%,且大部分鱼油质量不高。由于国内生产的鱼油质量不能满足保健品原料的需求,以及国内生产鱼油的主要原料——鲲鱼资源大量衰减,近几年鱼油的进口量明显上升。据统计,时下我国市场上从欧美进口的鱼油制品约有50多种。目前,日本生产的鱼油丸的EPA/DHA乙酯物含量可高达96%以上,而我国同类产品的EPA/DHA含量的标准虽然由55%大幅提高到84%以上,但是含量能够达84%的鱼油胶囊的厂家为数极少。因此,国内鱼油保健品市场占有率较低,市场由国外品牌主控。
 
  目前国外鱼油保健品在我国销售额约30亿元,占据国内总销售额的81%以上。只要浏览一下保健品市场,就能看到鱼油产品基本上被国外的深海鱼油产品所垄断。而在这样的背景下,市场出现了鱼龙混杂的现象,水货产品频频冲击市场,产品真伪难以区分,山寨产品称雄市场,甚至在地摊上也出现了所谓的廉价进口深海鱼油产品。
 
  迎头赶上需下工夫
 
  尽管鱼油产品近年来发展迅猛,但是其市场发展空间仍然非常广阔。其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产品开发还处于粗放型阶段,有很大潜力可挖。据国际渔业协会信息,在国际粗鱼油总产量中仅有10%被用于生产各种保健食品,饲料生产依然是世界鱼油消费的主体;二是人们的需求日益加大,拉动行业可持续发展。我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是一个巨大的鱼油保健品消费潜在市场。在我国,一方面,婴幼儿及儿童市场虽然人数减少,但购买力逐渐增大;另一方面,随着我国人口结构趋向老龄化,“银发市场”潜力巨大,对具有降血脂功能的鱼油保健品需求尤为旺盛。
 
  业内人士认为,针对目前鱼油市场“中不敌洋”的状况,国内企业必须迎头赶上。我国鱼油保健品存在结构雷同、品牌单一的状况,产品的包装形式也比较单一,剂型也基本上是软胶囊这一种形式,微胶囊和制剂的产品国内几乎没有生产。因此,必须加快新品研发步伐,提高产品能级。同时,还应在打开销售通路方面做文章。目前的鱼油保健品消费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及内陆一些发达城市,西部地区及广大的农村市场有待于进一步开发,如果国内产品的能级得到提高,质量有保证,再加上产地、价格等方面的优势,完全可以取代国外产品。(作者:裘文)
网站声明:

1、本网部分资讯为网上搜集转载,为网友学习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业用途,且均尽最大努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第一时间与本网站联系,联系邮箱:tignet@vip.163.com 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妥当处理。对于本网转载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虎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来源:医药网-虎网医药-保健品-资讯网                                      ( 责任编辑:sundy )
   (以上所有文章均免费阅读,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
关于虎网| 联系我们|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虎网医药网 ·虎网保健品网 ·虎网医药人才网 ·虎网知识产权网
注意: ·本网站只起到交易平台作用,不为交易经过负任何责任,请双方谨慎交易, 以确保您的权益。
·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发布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戒毒药品和医疗机构制剂的产品信息。
·任何单位及个人发布信息,请根据国家食品安全法相关规定,注意产品功能表达,杜绝虚假违法广告,产品功能夸大宣传。
  业务电话:010-53399568 投诉电话:14700496243
客服微信:14700496243
  :本网站为专业的医药招商代理平台,不出售任何药品,买药请到当地医院咨询,请不要拨打以上电话,谢谢合作。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号:(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4)第00532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ICP备案/许可证号:京ICP备16032287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经营性-2015-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