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是看六项临床指标
我国每年死于肝癌的约34.4万人,占世界肝癌死亡人数的55%,每一分多钟就会有一人死于肝癌。相对于高死亡率,早期肝癌的发现比例却非常低,八成以上一经发现就已是晚期,其生存期大多只剩半年。记者日前了解得知,广东推出国内首个肝癌风险评估系统,该系统能评估乙肝患者患肝癌风险,把肝癌扼杀在“襁褓”中。专家称,九成肝硬化、肝癌是被耽误的,乙肝、早期肝硬化者应每6~12个月进行一次肝癌筛查及风险评估。
生存期不超半年
皆因数十年不检查
主持该项目的广东岭南肝病研究所杨炯所长介绍,乙肝病毒感染是肝癌致病主因,乙肝病毒携带者的肝癌发病率是健康人群的200倍。“尤其是肝功能不正常且病毒复制水平高的小三阳、脾脏肿大的大三阳,发展成肝癌的几率都较高。”杨炯说,其实肝癌可防可治并不可怕,关键是乙肝大、小三阳患者每年要进行一到两次B超和甲胎蛋白筛查。“只要是直径1~2厘米的小肝癌,完全可以根治。”
据介绍,大多数肝癌患者生存期不超过半年,主要因为很多肝病患者数十年不做防癌检查,甚至觉得乙肝治不治无所谓,反正无法治愈。“等到出现肝区疼痛、乏力、消瘦等症状就诊时,往往已是肝癌晚期。”他认为,九成肝癌是因为乙肝治疗不规范、没有筛查、酗酒等原因所耽误造成。
六项临床指标
可评估风险
据介绍,该研究所通过六年筛查1000名乙肝患者,发现小肝癌92名,其中6项最重要的肝癌因素,分别是年龄、白蛋白、胆红素、乙肝病毒DNA、胸苷激酶和肝脏硬化。“我们所设计的肝癌风险指数,由最低0分至最高49.5分,设定低(小于10分)、中(10~30分)及高(30分以上)风险三个组别。”他介绍,早期筛查及肝癌风险评估的意义在于,有针对性地干预,使肝癌“最好别来”,而早期发现小肝癌,则可以做到“来了也不怕”。
杨炯表示,此套肝癌风险评估系统可有助于医生对乙肝患者患肝癌作出准确评估,并减少不必要的检查和药物治疗。“该系统并不需要特殊设备检查才能获得,只是常见的临床/实验室检测所能获得的6项指标,总分为49.5分,分数越高则肝癌发病风险越大。”(记者涂端玉)
|
1、本网部分资讯为网上搜集转载,为网友学习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业用途,且均尽最大努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第一时间与本网站联系,联系邮箱:tignet@vip.163.com 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妥当处理。对于本网转载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虎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