讯根据中国医药商业协会的统计,我国现有医药流通企业1.6多万家,数量庞大。1.6万意味着什么?这超过了全世界其他国家医药商业企业的总数。
然而,1.6万多家医药商业企业的销售总规模,却比不上美国一家最大规模的医药商业公司销售总额。 事实上,我国的中小医药企业多以仿制药为生,缺乏核心竞争力,而国家对医药流通行业秩序的整顿过程所采取的手段,必然波及中小医药商业企业。 医药流通行业目前存在的秩序混乱现象,体现在同质化竞争激烈,药品流通中变相挂靠经营现象严重,倒买倒卖增值税票泛滥成灾。而在医药信息不对等的情况下,医药代表、用药单位、医生等形成一条庞大的利益链,导致商业贿赂盛行、药品价格虚高等。 种种问题都迫使国家进一步压缩医药流通中间环节,使流通环节更简单,能够更有效地接受监管。 根据新医改方案实施细则的规定,对于基本药物将采取实行直接配送(一次配送),即药品从生产企业到终端医疗机构,只允许制定一家配送企业从事该药品的配送工作。这使得原本处于商业渠道最末端,从事分销活动的二、三级中小配送商,由于配送的规模和覆盖范围有限而在竞争中成为弱者。 在九州通集团副总经理牛正乾看来,由于区域性的商业巨头的配送优势明显,这将加速地方分销业进一步向区域主流商业集中,而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将严重缩小,或将引发医药商业企业的新一轮洗牌。 不仅如此,“医药商业企业仓储作业面积不少于15000平方米、自动仓库堆垛机不少于5台、高架仓库总高不低于8米,仓库恒温数据24小时不间断地传送到国家药监局的监控系统……”国家新修订的《药品经营管理规范》所提出的新标准,对医药流通行业硬件、软件建设门槛之高尚属首次。 可以说,提高行业门槛和经营资质的认证标准是任何一个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业内专家介绍,目前能够达到这一硬件标准的企业已经不多,如果加上软件标准的提高,对于中小企业打击将会更大。 2009年,中国大部分医药流通企业都面临着5年一次的经营执照重新审核工作,新的审核标准也将在更多的关注目光中正式登场。(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
1、本网部分资讯为网上搜集转载,为网友学习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业用途,且均尽最大努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第一时间与本网站联系,联系邮箱:tignet@vip.163.com 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妥当处理。对于本网转载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虎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