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广东天普生化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藉天普洛安上市10周年庆典之际宣布,天普临床研究支持基金正式成立运作,基金重点支持可形成循证医学证据的大规模、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同时鼓励具有创新性的单项研究。
为了让研究能得到资金的支持,在成立大会上,天普公司总裁傅和亮向医药界郑重承诺,以3年投入不少于1000万元的规模,重点支持中国广义急救领域临床用药研究,特别是重点支持天普洛安(乌司他丁)在吸入性肺损伤、SIRS引起的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3项多中心临床研究,通过专项基金的支持,解决药物在临床应用中的问题,把基础和临床研究有机结合,使天普洛安的研究走在学术的前沿,并对于重大项目配备专业的临床检查人员,使临床研究更加规范,同时在项目的国际注册方面做好工作。这意味着天普洛安大范围循证医学研究拉开了帷幕。
开拓“本土”之路
谈及中外医药企业的不同之处,业内人士有很多感叹的话题,诸如药物研发和临床研究方面的差距、市场营销方面的不足,以及企业体制和机制方面的种种差异。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制药企业正是欠缺了与国外企业所能匹敌的上述种种,这似乎成了一道无法超越的界限。
然而,对于这些界限,中国制药企业并非无法突破。
可以说,临床用药研究和培训是一条大多数国内药企不大敢走的路,循证医学研究在现阶段来说只是大型外企运用得多。因为这意味着今后企业将要把更多的资金和利润投入到产品质量的完善上,而在中国临床领域设置系统型研究基金支持的相同例子,就只有跨国药企西安杨森。
关于临床研究基金的设立,可以追溯到20世纪的90年代末。当时,西安杨森分批资助国内抗真菌领域的优秀青年医药工作者展开系列培训和研究,同时出资建立中华皮肤科研究基金,通过临床研究来协助中华皮肤学会培养人才。在基金经过8年多的运作后,这两个方面都取得了丰硕成果,绝大多数的项目参加者成为了各自单位的学科带头人,这也使得西安杨森在临床皮肤科领域确立了几乎垄断性的学术治疗理念。
但西安杨森是作为制药巨头展开上述行动的,而天普只是一个正处于发展初级阶段的企业。
这项基金的设立,用傅和亮的话说,就是“以学术推广为方式,以树立品牌为目标”的崭新营销理念的体现,其深远意义在于,在中国医药行业的快速发展过程中,国内药企从仿制药时代走出来的资本、产品和市场经验,已经在悄无声息中被打开了缺口,虽然从目前来看影响还是微小的,但却意味着中国制药业真正的创新历程已经开始。尽管天普的经历与制药外企的发展历程根本无法相比,还有很多的不同之处,但毋容置疑,天普在把跨国药企的经验“本土化”后,确实杀出了一条独树一帜的道路。
资本层面悄然变身
选择恰当方式进行相应的资本层面运作,无疑是加速公司成长最有效的方式之一。但不得不承认,目前在中国制药行业内的资本运作,仍然仅限于有限的几种简单模式:一是通过兼并重组快速扩张企业规模;二是通过资本市场的上市,完成较为简单的资金筹集功能。而能够通过连续的几次资本运作,将公司从小推大,并取得优势产品和市场地位的公司却不多见。天普是其中之一。
天普能够快速发展是经过了一连串的资本层面运作的。特别是2004年,上实医药作为战略投资者的加入,大大提升了这一进程的运作水平,天普已经从一个小型创业公司成长为中国生物制品临床急救领域的领先者。
最让业内关注的还是今年的6月4日,天普新的战略投资者浮出了水面,由一年前的SMART Nice变为大名鼎鼎的胜达国际(Starr International Finance AG,向其定向增发2000万股,并受让公司现有股东股权800万股),交易完成后,上实医药及其全资子公司华瑞投资合并持股40.8%,仍然为天普第一大股东;而胜达国际将持有天普28%的股份。据傅和亮透露,目前,这一投资案已得到相关政府部门的审批而最终完成。除出资1.4亿元收购股权,胜达国际还承诺,到2010年年底前,其位于亚洲的子公司至少向天普介绍3家产品合作伙伴,并提供价值不低于80万美元的管理咨询服务费。
纵观天普的资本运作脉络,可以看出与欧美成熟资本市场的小型制药企业发展的相似之处。天普在其成长过程中,接连有效运用了地方政府的风险创投资金,企业债权,连续3期战略投资者的加盟,这些在支撑天普公司资金层面的同时,又不同程度上拓展了天普在市场、产品、研发和其他广泛领域的资源和经验。
运营策略独树一帜
从企业创立之初,天普就坚定地选择了在人尿蛋白领域进行开疆拓土,迄今为止,广东天普已成为目前国内生产人尿蛋白制品最多的厂家。截至2008年,天普的主力产品实现营业收入3.52亿元,且呈快速增长势头。
在中国,临床急救(急危重症、围手术期、外科等)领域是一个特殊的用药领域,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也一直是外资企业药品居多,且属于高端临床市场(因急救科室只在二甲以上医院设置)。在这样一个特殊领域,一定程度上,天普的产品线直接面对的竞争对手是外企。但天普洛安却在上市10年间慢慢占据了主力用药的地位,并且还在急速增长中,其原因,除了天普洛安作为一只独家产品之外,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市场策略。
在天普洛安上市之初,天普公司就建立了完全独立自主的医院队伍,并首先在高端临床市场展开布局。以10年的时间推动一个产品营销,走单一的学术营销之路,从整个过程来说无疑是漫长的,从完全没有到逐步建立成熟的学术队伍和临床学术体系,一直持续不断地做临床研究。这一系列投放,在大多数人看来,无疑是走了最笨的一条路,但恰恰是最扎实,也是后劲最足的一条路。
|
1、本网部分资讯为网上搜集转载,为网友学习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业用途,且均尽最大努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第一时间与本网站联系,联系邮箱:tignet@vip.163.com 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妥当处理。对于本网转载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虎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